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8(1 / 2)

加入书签

担心,所以叫他给赵怀远配个副手牵制他。

薛理瞬间想到一人,如今在户部的张孝同。张孝同身为薛理的前同僚,官居六品,通判是从五品。薛理就向吏部尚书举荐张孝同。

张孝同和薛理当过半年同事,赵怀远定会认为他是薛理举荐的,且目的只有一个,监视他。

有这样一个人盯着,假以时日赵怀远真有通敌的心思,别想无声无息地把契丹人放进来,他首先要解决张孝同。

凭赵怀远的脑子,届时指不定谁杀谁!

皇帝叫吏部尚书安排,他日张孝同犯了事吏部尚书也会受牵连。基于这一点,尚书没有一口应下,说他考虑考虑。

翌日吏部尚书就叫底下人查查张孝同。得知他不擅查账,在户部干得不愉快,不过什么脏活累活他都干,不叫苦不叫累,吏部尚书决定,就他了!

今晚回家的路上薛理还在想赵怀远该归置家当走马上任了。

林飞奴一说好友,又因为林飞奴的几个好友薛理都认识,没有商人子弟,以至于他瞬间想到赵怀远。

薛理原先打算晚上泡脚的时候把赵怀远的事告诉林知了。

此刻看到林知了好奇,也没必要隐瞒小舅子,薛理便直接坦白:“赵怀远又是请罪又是认罚,陛下决定给他个机会,去北边为政一方。”

林知了不禁问:“礼部官员当父母官?陛下没弄错吧?他怎么不干脆叫赵怀远领兵打仗?”

薛理:“他不懂通判懂。”

林知了:“通判是副手敢管他?”

薛理:“治下出了事通判可以上奏知府。知府会帮他。因为这个通判在京师有人,只要不把知府牵扯进去,知府不会为难他。”

林知了眉头微蹙:“听你的口气,通判在京师的人脉——”

“是我。也是我举荐的。他是我在户部的同僚。”薛理道。“他在户部干的不如意,又不舍得京师的俸禄,这几年一直苦熬。如今可以从户部出来,还从正六品到从五品,哪怕是去幽州,他应该也不会恨我。”

林知了:“赵怀远要知道他是你前同事,一定能猜到人是你举荐的,目的是监视他。”

薛理:“陛下叫吏部尚书给赵怀远配个副手的目的就是监视他。”

林知了:“既然这样,让他回家算了。”

“陛下有陛下的考量。”薛理想起什么,又说,“礼部左侍郎三天两头给我添堵,陛下也不曾出言敲打。”

林知了:“不会又是制衡那一招吧?”

“谁知道。留着他也好。换个不了解的,反而不好应付。”薛理正是想到这一点才没一直盯着他不放。

林知了想想赵怀远的做派:“又是请罪又是认罚,赵怀远背后有高人啊。”

薛理微微摇头。

起初薛理怀疑是不是陈文君说了什么给了赵怀远启示。

正月底休沐前一天,户部同僚跟薛理聊起一件事,上元节前他把契丹使臣买东西贿赂朝臣的事捅出来。户部就收到许多金银珠宝。然而这些贵重物品不是小孩子送过去,就是有人半夜放到户部门口。

短短半个月,那些贵重物品折成银钱,足足有十万之多。薛理怀疑这些事令赵怀远想起国库没钱。这个时候认罚陛下定会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 w?a?n?g?阯?f?a?布?Y?e?ī???????ě?n???????2?5?.??????

薛理把他的这番猜测告诉林知了。林知了不禁问:“所以是你给了他灵感?”

“是的。”薛理叹气,“结果真叫他赌对了。”

林知了:“刚才说契丹使臣送出去的那些东西只有十万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