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6(2 / 2)

加入书签

男女伙计脸上的笑容让熟客忍不住询问:“近来是有什么好事吗?我看你们好像一个比一个高兴。”

掌柜的说了,财不外露!若是叫人知道仁和楼很赚钱,定会有人想法设法把她挤走。

林知了可以教伙计厨艺,会向太子为他们请功,换个掌柜的极有可能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从宫里出来的宫女太监们以前见多了这种事,自然要把此事瞒得死死的。

洗碗工也怕差事被人抢去,面对食客的询问不是装聋作哑就是装傻充愣。

食客们顿时想向林知了请教,她怎么调/教的,一个个跟锯了嘴子的葫芦似的。可惜林知了忙着收钱,没空同他们寒暄。

过了十几日,在城里也能闻到麦子熟了的味道,这个时候的傍晚才有点热。林知了一家在院里用饭,薛二哥又发愁嘀咕,“二十亩地,十个人抢收也要忙两天啊。”

林知了听不下去:“二哥,回头种黄豆和秋收的时候,村里谁帮你,秋收过后你就把地租给谁。人家一亩地要五斗粮食,你要三斗。人家收三斗,你就要两斗。佃户念着你的好,也不会任由其他村民欺负你和二嫂。地租出去一半,你和二嫂也不用为奴仆的事心烦。”

最后一句薛二哥没听懂,叫她仔细说说。

林知了:“家里用不了那么多人,你就不用盯着壮劳力。壮劳力不好买。老弱妇孺任你挑选,无论何时去市场都能买到。老弱妇孺不擅犁地,扛不动粮食袋子,但是可以帮二嫂做酱。”

薛二哥看向刘丽娘,叫她拿主意。

刘丽娘没有种过小麦,也担心来年这个时节颗粒无收。租给别人种最少明年这个时候不用买粮。

刘丽娘:“听弟妹的吧。咱俩正好跟佃户学学怎么种小麦。”

薛二哥把这事忘了,此地不产他从小吃到大的稻米。

二十亩只剩十亩,薛二哥不慌了,不再唠唠叨叨叫林知了等人没心思用饭。

四月最后一日,薛理和他小舅子休息,早饭后就留在仁和楼。

这个时候除了采买和薛二哥,所有人都在店里。也是有洗碗工打下手,所以无需薛理和林飞奴做什么。就是薛瑜也因为无事可做去厨房烧火,顺便向揉馒头的伙计讨教招数。

伙计十分好奇:“小鱼儿,薛大人知道你不喜欢女红,喜欢舞刀弄枪吗?”

“谁说我不喜欢女红?我会做衣服,跟二嫂学的。我要样样都会!”薛瑜志向远大。

拎着四只母鸡进来煲汤的厨子忍不住问:“你的字也挺好啊?”

薛瑜瞬时蔫了,心虚到小声嘀咕:“哪壶不开提哪壶。人无完人。不知道啊。还不许人家有点缺点吗。”

厨子一边剁鸡肉一边说:“薛大人要和小飞奴出城。”

薛瑜把烧火棍塞给旁边烧火的宫女,起来就往外跑。烧火的宫女提醒她慢点,哪家姑娘像她一样啊。

薛瑜停下慢慢走,心里嘀咕,磨磨唧唧的庄稼熟了怎么抢收啊。人家一天一亩地,她三天一亩地,老天爷看不下去,一场雨浇透省得收割。

到院里,林飞奴抱着大花上车,薛理牵着驴扶着车准备出去。薛瑜赶忙过去。

薛理听到脚步声回头:“你也去?”

“你俩干什么去?”薛瑜决定先问清楚,否则三哥到郊外指着麦田叫她赋诗一首,哭都没人同情她。

林知了:“过几日端午节,他俩去城外河边打芦苇叶包角粽。”

“我也去。”薛瑜上车,“三嫂,多包几个红烧肉的,我爱吃红烧肉粽。”

洗菜的、杀鱼的、洗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