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6(1 / 2)

加入书签

儿可能舍不得娘一个人做饭带小侄子。”

林知了:“她可以叫薛琬帮忙。她出钱叫她侄女跟我们学做蛋糕,表妹学会后教二婶,二婶赚钱养儿女,单凭这一点,也应该叫二婶一家三口搭把手。”

薛二哥差点忘了,先前表妹学厨艺没出一文钱。薛理给他娘送家用,薛母叫他从家用里面扣。薛理也不客气,应当给一贯,只给她五百。因为这事薛母气了几个月。

此后薛理每两个月回去一次,减少同她接触。

薛二哥:“明天见到娘我提醒她。”

翌日薛二哥跟薛母说起此事,得到一句“琬儿又不是你们。”言外之意,薛琬比薛二哥懂事,不用她提醒也会过来搭把手。

薛二哥后悔留下过夜,可是一看到他大哥半死不活又不放心,劝自己忍耐几日,然后又把这事交给薛瑜。

年初二上午,薛瑜带着小侄子去隔壁。见着薛琬,薛瑜就把小孩递给她。

薛琬和薛母一样分得清,陈文君是陈家人,小孩是薛家人。又因陈文君几次三番用笃定地语气说薛琬命中无子,薛琬反而喜欢孩子——大抵因为越缺什么越在意什么。所以非但没有拒绝小孩,还给小孩找吃的。

与此同时,林知了家院门被敲响。

小鸽子跑去开门,看到熟人就说:“过年好!”故意问,“找我玩啊?”

来人笑着摇头。

小鸽子请他进来:“我知道,找姐夫。姐夫,出来!”

W?a?n?g?阯?发?布?y?e?????μ???ě?n???????????????????

去年陈文君和薛大哥吵吵闹闹那段时间秋闱出了名次。

先前丹阳郡王上奏誊抄,皇帝允了,还赏了丹阳郡王。以至于去年秋闱结果比三年前迟了半个多月。

秋闱考场不在临安,而在金陵,江淮多地考生都去金陵,知县的人脉到不了金陵,又认为丹阳郡王说的是气话,考前不知道誊抄这事,便认为丹阳县颗粒无收。

就在知县为此感到失望之际,府城送来捷报,丹阳县考上一个。

上次丹阳县中举还是薛理考中那年。那一年考中三个,三年后院试和秋闱都挂零,知县哀叹他运气不好,百姓言丹阳的才气被薛理占尽,丹阳下一个举人指不定要等到猴年马月。

然而下一个就这么来了。

此人还是在万松书院读书的穷秀才。

穷秀才比薛理大十岁,有才气有骨气,考了三次近十年依然榜上无名,而他能坚持这些年,正是万松书院为他提供笔墨食宿。其诗赋词曲比薛理出色,为了养儿育女常化名给花楼写词谱曲,近几年临安府城花楼管事都来找过他,他不明白他差在哪里,难道是他八字缺官印。

薛理给出一段文字叫他破题解题。

穷秀才破题没问题,博览群书的他解题也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他不会实事求是。总要加上自己的见解。又不是殿试当廷作答,谁要听你的见解。

薛理叫他照着古籍老老实实写一篇,所有见解都要有出处。基于对他的信任,穷秀才规规矩矩写出来。薛理很满意,他不满意,把自己的文章批评的一无是处。

薛理提醒他,想考上就这样作答。他的诸多见解等外放做官再实施。有句话薛理没讲,穷秀才的许多见解比大梦一场之前的他还天真。

兴许多年后他会选择采菊东篱下回家去种田。

碍于此刻他很希望光耀门楣,薛理也没有不识趣地泼冷水。

名次出来,穷秀才在中间,知县高兴,他阖家欢喜。庆祝了几日,这位新晋举人就要在竹林酒家摆一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