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5(1 / 2)
在她对面坐下,“大姐,好喝吗?”
豆腐没入味,可以尝到豆腐的鲜嫩,也让她吃出这个豆腐跟府中厨娘用的一样,“不如家里的豆腐鲜。”
这一点林知了无法反驳:“家里的豆腐用山泉水做的啊。可惜我卖早饭。倘若叫家里送豆腐,要赶在城门关之前送过来,送早了水渗出来再做豆腐会变硬变老。若是大伯不怕赶时间,过几日食客多了,我就回村找大伯。”
只为卖一板豆腐跑半个城,来回十多里路,林蜻蜓心疼父亲,“改日我问问你大伯有没有时间。”
林知了乖巧地点点头,一副“我全听大姐”的样子让林蜻蜓心里感到莫大满足。林蜻蜓朝灶台看去,薛理消失了。林蜻蜓心说,定是不想被我看到他窘迫的样子躲回后院。
林知了顺着林蜻蜓的目光看到二嫂盛面,“大姐,我去端面。”到跟前把一碗分成两碗,叫二嫂做个里脊肉夹饼,切成两半用油纸包着。
林知了再次坐到林蜻蜓对面,一脸期待地问道:“大姐,你尝尝?”
林蜻蜓心说,既然林知了这么殷勤,那她就尝尝看。
汤鲜面滑,林蜻蜓很意外,前世在盛产面粉的京师也不曾吃过这种面。要说鲜,自然不如海鲜,要说面的劲道,也不如街上老厨子的手艺。可是开业第二日刘丽娘就能做成这样,假以时日她定会成为丹阳县家喻户晓的厨娘。
林蜻蜓想象着刘丽娘被徒弟们前呼后拥的样子顿时胸闷,转念一想,她就是到宫里拉面也是个厨子,跟个厨子攀比,她也太小家子气。
林蜻蜓笑着说:“爽滑劲道,汤也鲜。”
林知了像夏日的蝉叽叽喳喳地说:“大姐,再尝尝饼。”端着盘子放到她面前,林蜻蜓眼睛亮了,她一直想念这个味,也不知道薛理怎么研究的。
管他怎么琢磨出来的,重要的是堂堂探花郎不看经史子集只能看食谱,林蜻蜓想象着他为了生计眉头紧锁的样子就身心通畅,仿佛三伏天吃了冰西瓜。
蒋掌柜看到碗里只剩一口骨头汤,不得不起身离开,他就宽慰自己,你跟林娘子是邻居,关心邻居也是应该的。蒋掌柜放下碗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林娘子,这是你姐姐啊?”
林知了转向蒋掌柜骄傲地说:“是我大姐。我大姐的大姑子是知县夫人!”
蒋掌柜站起来又差点坐回去,真没想到林娘子这么有来历,难怪她夫君写了一手好字,原来她夫家真是家道中落。可是知县还是县官,怎么没有给她夫君谋个差事?蒋掌柜恭维道:“失敬,失敬。”
林知了拱手回礼:“哪里,哪里。蒋掌柜吃好了?”
蒋掌柜仍然对林蜻蜓感到好奇,碍于男女有别不敢继续打量:“好了,好了。”把钱给了薛二哥,就和梁掌柜出去,可以说是被梁掌柜拽出来的。
到巷口,蒋掌柜停下问:“拽我做什么?”
梁掌柜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我才想起来知县跟薛探花是亲家。”
蒋掌柜甩开他的手:“休要胡扯!知县的一双儿女大的那个跟林娘子的小姑子年龄相仿,如何跟薛探花做亲家?”
梁掌柜:“他小舅子和薛探花是连襟,四舍五入不正是跟薛探花是亲家?”
蒋掌柜抬眼看到不远处的木牌,上面的字让他福至心灵:“你你的意思,方才给我们盛汤的人是,薛探花?!”
梁掌柜慌忙说:“小声点。你看这字,错不了!”指着木牌。
丹阳县出个探花郎,路边的乞丐都与有荣焉,何况蒋掌柜等人。乍一听到薛理没了功名,他们跟薛家人一样气愤。若非涉及到太子被废,他们敢上京为薛理讨回公道。
蒋掌柜家中还有一本薛理抄的书,据闻薛理高中前家贫,有万松书院提供食宿和文房四宝他也要抄书补贴家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