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2(2 / 2)

加入书签

为什么偷袭接发不是主流,只能作为奇招,因为弊端大、破解容易。她在业余练球时,还见过接发站位在发球区线上的呢,同样也是打心理战,给对方施加压力。要打破这样的局面,只需要一个大力平击球,就能把对面从场内往后拉回底线。

是因为她球发的不好,攻势太弱太软,抛球仰头的时机稍微提早了一些,就被对方毫不犹豫抓到这个机会。很大胆又惊险的招数,莉莉总是打乱别人的节奏,在这一刻却尝到了同样的滋味。

精彩却争议,引得有人为鸟山喝彩,有人却表示抗议。德国队的支持者们认为这也太赖皮了,他们喜欢的是堂堂正正,才不屑用这样的得分手段。

但不管怎么说并不违规,日本队还是拿到了这一分。鸟山用心理战展示出自己的威慑,向她宣告势必会全力抢二发的决心。

对方的发球局,她是可以拼一拼的。人的发球状态总会高低起伏,趁手感还没起来,尽快拿分!一旦破发,肩上的压力会变小,否则陷入多拍僵持,对面的高强快让鸟山有点绷不住。

同样的念头转过莉莉的头脑。为了封堵对面的偷袭接发,要么选择平击拿分,要么抛球时调整仰头角度,让对面始终处于眼角余光里。成功率直接关系到相持中的优势,要尽快打开局面。

好快的球!鸟山的心几乎提到嗓子眼,如果过网进区的话,应该是本场比赛最快的发球了吧?威力惊人……这球再高十公分,她就危险了。会保持一发时速吗?还是降速求稳?……降速了!降低力量来提升落点精度,好刁钻的球路,还计算了她的防守范围了吗?

会要打之前那种大斜线吗?什么站位,球速如何?拿不下这分,怕是要持续性背负风险,恶性循环……

反拍对反拍,莉莉率先掉球了!有人似乎从她密不透风的攻势里撬开了裂缝,进而全面打穿。

又是相持,防守中退到底线还能打出这么厉害的锐角球,鸟山的超水平发挥让大家瞪大了眼睛。可惜接下来她马上把球打飞,犯了非常离谱的失误。球直飞进观众席第一排,引来惊呼。狡猾,是熟悉的快慢球,是莉莉之前使用最熟练的那种模式。她差点忘了,她原本擅长的是这样的球路啊。

还没成长到这个地步时,她最爱用的是忽快忽慢的打法。比如快速平击后接打弹跳平缓的旋球,比如让对面适应速度较慢的球后,就会觉得下一球特别快,难以抓到打点。

但现在,掌握抢点打法的莉莉,已经不需要再费尽心计、算计到极致了,她的身体素质完全能打出球质更重、节奏更快的球,来高效挤压对方的空间。

此时莉莉状态一般,打不出压迫性,反倒又露出几分往日的打法来。真是个恐怖的女人……面对一个能任意变换套路、适应不同场景的人,她究竟该怎么得分?

连Sneak attack也没用,对面早有防备,一个精准而突然的挑高球,让她来不及回撤,也不敢再轻易上网偷袭。

实际上鸟山的发挥并不差,她竭尽所能,甚至比之前打的所有比赛都出色,莉莉的存在逼迫她提档到连自己都无法想象的高度。

二区正手侧身攻,紧接着一个一区外角接球,这瞬息间的冲刺跑动比神经反射还快。见球最后落在自己这侧,莉莉睁大眼睛,露出无奈的笑,左手在球拍上拍了几下,表示对她的敬意。

太强了!连看不起偷袭接发的观众也对鸟山改观了。莉莉的大角度变线是当时最优解,人人都以为会是她又一记绝妙的致胜分,只是都没算到对面发挥的过分出色。

鸟山在超越自我。

再称呼对方为磨刀石不太合适,但她确实在磨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