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4(2 / 2)

加入书签

他无条件相信她,正如她也是这样相信他一样。

暂不提他的比赛,莉莉正赛的首轮、首局在此时准备开始。

正赛统一采取三局两胜制的裁判规则。见对方选择了发球,高桥站在底线以外,盯住她的姿势。

力量很足的一发!采用更困难的上步式发球,而不是相对稳定的平台式,在臀髋的充分转体下打出了很猛的发球,比想象中更难对付。

膝盖真好,年轻真好,如果是从前的她……她迅速把这个念头打消了。失去的不会回来,更何况并非没有收获。她倒退两步,架起拍来。

弧度完美,落在莉莉的身侧。对方接发水平之高,出乎莉莉的意料。她研究过录像,对方两年前的发球技术已经臻于完美,得分主导始终围绕发球进行,这也是为什么莉莉上来就选择火力全开,先把自己的一分保下来再说,万一接下来破不了对面的发球局呢。

不要全信数据,对面的数据可能有所变化,她叮嘱自己牢记柳莲二的话。高桥具体伤在什么部位没对外界细说过,但依她判断,可能是手肘和膝盖。

因为这些伤势,她的发球速度再也达不到以往的巅峰水平,只好被迫改变自己的得分风格,将比赛重心从发球转向回合球、接发抢攻。

战术调整伴随着痛苦,但非常行之有效,至少上来就让莉莉打的不舒服:当你的全力一发、速度奇快的平击都能被对方接到,这得是多大的士气打击。

士气的此消彼长中,她接下来的球发的并不好,很快被高桥拿到了破发点。在这个属于接发方的强势时刻,莉莉忽然又神勇了起来,顶着压力,交错连发追身和外角,重新追平到40比40,甚至还保发了,对手:“?”

上上下下的,让她坐上过山车了吗。

破发点上,对手表现很不寻常,她留心起来,也在接下来几局里,迅速捕捉到莉莉的一些特性。说不定这些特性连本人都没意识到吧?

往好处想,伤情虽无法避免,但也给她带来了小小礼物。受伤前,高桥可是个爱冲猛打的姑娘,但受伤彻底沉淀了她,稳重了她,也让她的感官更加敏锐。

秋川的球路没有偏好,但她的心理却有所偏好,最擅长处理的是高压、逆境、背水一战。看得出来,成长中遇到过很多强者吧?被打压着、又挑战着走到今天,比分落后的瞬间真是冷静到可怕。

她在和她打球,也在和她博弈。有时占优并非好事,胜利在望却是陷阱。难以感受压力,就难以保持警惕,更容易滑向盲目乐观的方向,不是么?

第125章 交换

与此同时,试点班里——哦,现在已经改名叫U-17训练营,在场几人的表情都有些心不在焉。

他们的挥拍、接发没什么破绽,但打起球竟然不叫唤、也不说中二台词了!斋藤教练大感诧异:这怎么还走神了。

青少年们可真难管啊。他在心里暗自嘀咕,没有完全投入还不如不练,做不到身心合一,没有经过头脑思考,就只是机械性动作,不过是挥拍熟练工罢了。

他深谙鼓励式教育的必要,身为今日监督,也有权决定课程安排,便笑道:“训练的时候就好好训练,别想东想西的,集中精力做完最后五组,就给你们十分钟休息时间。”

嗯,其实他也挺好奇那边的比分。秋川同学也曾上过他的课,他对她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谢谢教练!”几人大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