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8(2 / 2)
姜让尘看向姜辞盈。
“他说,日月山庄辞富山海,却比不得儒宗一页君子帖。”
第116章 宿烟深映广陵城
山脚下,孔府。
姜让尘来儒宗已是第二日。
暮色渐沉,天色悄无声息地暗了下来。孔府的侍女提着灯,沿着回廊缓步而行,一盏一盏挂好檐下的灯笼。
暖黄的光晕在夜风中微微摇曳,映得青石街道上光影斑驳。细碎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府邸中回荡,衬得这座天子近臣的居所愈发清冷。
孔成玉案头堆积的文书如山,她要做的事情太多,然而不知为何,乔长生让姜让尘千里迢迢带来的“君子帖”三个字,却一直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
君子帖。
孔氏这两代人都与这三个字脱不开关系。
当年郭郡在荥阳城破之时写下一页书帖,后被魏海棠带到儒宗,天下为之震动。
而姜夫人听闻君子帖事迹,于徐州铸剑一把。
姜辞盈感慨郭郡的事迹,主动请缨送往儒宗,而就是这一行,在江湖上潇洒独行的剑客被孔怀素一眼看中,被一封道牒困在了儒宗。
窗子敞开,孔成玉坐在一眼能望到儒宗灯火的地方。
她面前摊着一本书,眉间隐现倦色,支着头闭目,似是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极轻的叩门声。林枕书推门而入,捧着一叠新送来的文书。
月光如洗,清风四合,林枕书没听见孔成玉的回应,目光不由抬起,正看见孔成玉在窗边休息的场景。
“……”
林枕书知道孔成玉这些天忙于政务,一刻不得闲,他犹豫片刻,正要悄无声息离开,却不想正好一阵夜风吹过,一旁的珠帘被吹得撞动,桌上的书也被翻开,在窗边哗啦啦作响。
孔成玉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明亮的烛火。她略微不适地皱起眉头,瞳孔在烛火的映照下像是鎏金所铸,幽深而不可捉摸。
“……”
静了不过一瞬,孔成玉抬手合上面前的书,丢在一旁的书堆中,拿起林枕书刚送来的文书。
眼前成垛的书堆出现一点空缺,孔成玉抬眸,恰好与欲言又止的林枕书四目相对。
孔成玉顿了一下,看着他,声音尚带几分沙哑:“有事?”
林枕书:“……”
他沉默了片刻,而后摇了一下头。
林枕书知道孔成玉不喜欢身旁有人侍奉,他也实在没有什么理由呆在这里。无事可做,他只默默捡起孔成玉刚刚丢开的那本书,在桌上轻轻跺了几下,迟疑想,要不要劝孔先生歇一歇。
却是孔成玉抬起头来,扫了他一眼,语调平淡:“你想说什么?”
“我……”
或许是常年为人师表的缘故,孔成玉的问话总带着几分不容搪塞的威严。林枕书喉结微动,下意识低下头看向手中的书册,当他看清封面,动作突然顿住,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先生刚刚在看《太白诗集》?”
孔成玉朱笔一抬:“……”
一年前,魏危曾经拿着这本诗集来尚贤峰,问其中百越字迹的来历。
孔成玉带着她到自己母亲处,发现当年这批送来儒宗的书册其中都盖着印章,她总觉得这其中不是巧合。
初遇之时,孔成玉欠魏危一个人情,虽然魏危如今已未必在意,但秘密不得解开,人情就不算还清,久而久之就成了心上的一根刺。孔成玉百爪挠心似的在意,偏偏又不得其法。
从尚贤峰到孔府,从与云胧秋见面到如今回到青城,孔成玉的书房一直放着太白诗集的复刻本,连着日月山庄那一批书一起,时不时拿出来翻开,竟也算难得的休息时刻。
不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