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7(2 / 2)

加入书签

他静默了一会,转而看向魏危身后的人,微微笑起来:“陆临渊,我病入膏肓起码不是假,我知你或许不愿意见我,只是有些事情不想带到坟墓里去,才叫你们来。”

师徒目光对视的刹那,千般纠葛皆凝于静默,万种前尘皆入空寂。

陆临渊终是低眉开口:“师父。”

窗外有山风穿林,卷着松涛的气息涌入窗棂。

楼阁通透,光影错落,窗外云雾缭绕触手可及,在这样的景致中,徐潜山神色有些恍惚:“我少时与徐安期一齐入儒宗,当年师父对我们笑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世上的人多称慕天才,若希望自己出名,最好趁少年。”

少年鞍马尘,儒冠多误身。

“所以你们看,当年师父说得果然不错。待我死了,他们只会记得当年的素冠与清湘客,至于我这个无甚大用的儒宗掌门,就和金榜题名上那些进士一般,一时风光也就过了。”

徐潜山似乎在自言自语:“当掌门是很烦的,没什么意思。我躲了这么些天,玉函峰主其实早就不耐烦我了,他或许觉得我是不是为了躲懒才装昏迷的。”

徐潜山如今的情况已支持不了他一口气说太多的话,他不由长长叹了一口气,声音疲倦却平稳:“我的故人死的死,残的残,只剩下我这一个老家伙了。”

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

第110章 人生不作安期生

如意二年,暮春。

两名少年踏着满城落花进入桐州城门。

前者一袭青衫,红色发带随风轻扬,背负长剑,剑上悬挂的半块玉珏与剑柄相击,发出清越之音。后者束发成髻,手握长剑,步履稳健。

两人便是徐安期与徐潜山。

此时距他们与陆长清一起游历江湖已过去了一年。

三个少年人在青城偶遇,一个刚刚灭三十一盏心灯,一战成名;一个不喜如今儒宗被孔氏把持的风气,心情郁闷;一个与家中决裂,偷跑出来,孤身一人。

三人在茶馆相遇,一拍即合——或者说徐安期与“鹿山涯”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游历江湖。

今后扬名天下的青城三杰中,陆长清以“鹿山涯”之名在扬州一战成名,徐安期被人约战至今无一败绩,素冠美名。

他们三人走到荥阳,走至扬州,绕了那么一大圈,见过高山流水,也见过流沙戈壁,干了许多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也差点被惊天动地的事情干死。

好在桃花马上,春衫少年侠气,竟也不知天高地厚的过来了。

**

桐州街边,马车辘辘,手揉的鱼糜团成丸子下锅,爆出滋滋的油香,香糖渴水打在竹筒中……商贩的叫卖不绝于耳,徐安期走着走着就停了下来。

桐州原属乌桓慕容,矿产丰富,市集上各式各样的石头雕成精巧的饰品,吸引了不少外来人的注意力。

徐安期蹲在摊子面前,一眼看中了根海棠花的簪子。小商贩不是没见过为心上人或是娘子买小玩意讨欢心的人,又见徐安期身姿不凡,像是有钱的主,当即张口夸赞少侠眼光极好,推销起来。

徐安期确实很喜欢,但半天过去,还是诚恳开口:“对不住,我没钱。”

商贩一噎,便笑:“少侠给心上人买簪子,自当大气一点。”

徐安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心上人也没有。”

商贩觉得自己被人驴了:“那你在这看半天!”

徐安期捻着那枚簪子,笑了:“因为它确实好看。” w?a?n?g?阯?f?a?布?Y?e?ǐ????μ???€?n??????②?⑤????????

徐安期做事随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