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6(2 / 2)

加入书签

靺鞨自二十多年惜败退守戈壁后,一直被中原铁骑牢牢困守在北边。云胧秋出身将门,对边境之事了如指掌,让一群靺鞨人偷天换日从开阳而来,实在有些天方夜谭。

陆临渊想起什么,从随身带着的两个药瓶:“这里面装着夏无疆随身带着的两种毒药。其中一味名为断肠散,服下后不可动用内力,不可激动,否则犹如气闭而亡。还有另一种不知名字,却实在很邪门。”

云胧秋就要接过瓶子的手一顿:“如何邪门?”

陆临渊:“服下之后半炷香之内,内力尽消,一炷香之内,七窍流血,神仙难救。”

陆临渊从未见过这种奇毒,只消服下片刻,全身内力尽化为乌有,任是大罗神仙也只能做罗网之雀。难怪那名青年男子见此药丸会面露惊恐之色。

云胧秋脸色不由一变:“如此毒药,难不成是百越?”

魏危抬眸看她一眼:“……?”

陆临渊:“绝无这种可能。”

乔长生:“不可能。”

云胧秋被两人异口同声反驳,面露一瞬奇异之色,只是也没多想,收下瓷瓶道:“我知道了,我会叫人查下去的。”

陆临渊微笑:“还有一件事。”

云胧秋:“你说。”

陆临渊:“我们先前与薛长吉这孩子聊过,她年纪太小,此处又无亲友,她希望去儒宗求学。只是我尚有事情在身,思来想去,只有拜托你护送她去青城。”

云胧秋却是笑了笑:“巧了,就算你不说,我也是要去青城一趟的。”

见陆临渊面露疑惑,云胧秋有些好奇:“你还不知道?”

“……”

云胧秋放下茶盏。

“孔先生他当官了。”

第67章 孔氏文昌

几日前,青城孔府。

自孔圣骑牛入山观后,孔氏子孙后代蒙受圣恩。在孔思瑾之前,孔氏世世代代继任儒宗掌门之位。

本朝每一任孔家家主身上都有那么些虚衔——比如孔氏七世孙被征为二品贤德博士,十世孙官拜一品太子少傅,就连孔思瑾身上也曾挂着光禄大夫的名头。

孔成玉年纪轻轻接任家主后,朝廷下封正议大夫。当年被孔成玉以年纪尚小,无功不受禄为由婉拒,一时间还传为美谈。

直至今年过了年,孔成玉没有参与科举,不显山不露水,忽然受萌荫被起为青城长史。

孔成玉雷厉风行,接过任令后辞任尚贤峰主的位置,从儒宗搬出,从此居住在了山下的孔府。

众人这才恍然不觉,这孔氏的风好似变了。

以往加封,就算三太三公全加上去,金印紫绶,不过多了每月三百五十斛谷的俸禄,一品虚衔依旧是虚衔。

而青城虽是个都督府,青城长史也不过是个五品的官职。但青城临近开阳,极受重视。青城长史更是实权,执管府中之政令,掌管本府民生军务。

身居此位者,今后调任从三品刺史,乃至于征辟到国都开阳,指日可待。

只是孔氏本就是天下文人之首,万众瞩目,孔成玉不走科举就直接做了五品官,未免有些落人口舌。

早就不满孔氏世代恩荫的书生讥讽这一任的孔氏家主浑身铜臭味,要名还不够,还要权势,是必志骛高远,力疲兼涉。

更有甚者编了一段民谣,言“孔圣若不身早亡,子孙世代探花郎”,传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