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5(1 / 2)

加入书签

父母兄弟。

只是有那么一点点可惜——

早说自己要死,他至少该表明自己心意的。

**

弯刀高高举起,脖颈忽然一点冰凉,薛玉楼似乎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随后,他的脖子仿佛一轻,本该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好似被解开风筝线,飞到了很远的地方。

他好像看见他的妹妹就在前面等他,薛玉楼下意识想要伸出手去抓那截红色的衣袖,却只感觉一阵风。

他想起在儒宗的最后一个冬天里,他与薛绯衣坐在明鬼峰的高台上,冬日白雪晶莹,他们看着对面的求己崖,微冷的风灌满他们的袖口。

傍晚灯火隐没在儒宗山峦中,时明时灭,两人并肩。

——你觉得我们两个,谁会先灭三十一盏心灯?

——就这么点出息,我可是要跟孔先生一起进齐物殿的人。

——也是。以后还能让儒宗掌门对着我们牌位磕头。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在儒宗的时间漫长而安静,无论是交给乔先生鸡爪一样的竹画,还是半夜去持春峰练剑被守门的弟子赶出来,他们兄妹总心有灵犀。也是到现在他们才发现,他们来也恓惶,去也恓惶,其实应该早些回头,看看身边最亲近的那个人的。

头颅滚落,身躯倒下的那一刻,薛玉楼与薛绯衣的手碰在了一起。

和最亲密的人在一块,少年是永远不会死的。

一轮巨大的太阳从云间坠落,晚霞如血,由近及远漫延。而薛家后山的绿梅开了,纷纷在初春的风里飘下柔软的花瓣,落在满地的血红间。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第66章 何曾九泉

胡商那队人马还剩几个小喽啰还活着,魏危确认他们都无反抗的能力后,叫薛府几个机灵的仆役携带信物去报官。

清河不算太大,而且向来太平。端坐高堂之上的官员骤然被报此等惨绝人寰骇人听闻的惨案,又看见了薛府与儒宗的信物,被惊得后背发凉*,完全不知道此事如何发生,也不知道这件事如何牵扯到了儒宗,当即点了一干人等前往薛府。

薛长吉醒来后,得知自己是薛家唯一活下来的人,僵坐在床上沉默良久,直到手中握着的茶变得冰凉。

听见魏危几人要在官府的人来之前去后山自行查看,薛长吉终于有了些动静,坚持要跟着去。

家中突逢巨变,薛长吉的消瘦了不少,通红的眼眶下泪迹未干,连穿在身上的衣服也显得空荡荡的。

乔长生不忍心,眼中犹豫,薛长吉却咳嗽一声。

她的眼中有太多情绪一闪而过,最终沉淀下来,定定看着魏危。

“我见过他们最后一面,我知道他们在哪,府中现在也没有比我更合适为他们收敛尸骨的人。”

或许是两天两夜过去,恐惧、恨意这些情绪都被渐渐打磨冲淡,薛长吉清晰地表达自己所愿,她眼中固执,又似是恳求。

明明才十二岁,薛长吉眉眼中已经有了薛绯衣的风采。

过了片刻,魏危对她说了一句好。

薛长吉一怔,似乎没想到魏危这么容易答应了她的请求。她正踉跄着要下床,魏危却上前弯腰,一只手绕过她的肩膀,一只手落在她膝盖下,稳稳当当将她打横抱起来。

薛长吉整个人被抱在了怀中,脑袋靠在魏危胸前,神思有一瞬混沌,随即闻到她领口有一股好闻的海棠香。

“……”

“你不要想着他们是怎么死的。”

魏危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