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 / 2)

加入书签

坐在三楼的公子举起的酒杯边沿碰在唇上,往楼下台中看去,等着说书先生下一句。

说书先生拱了拱手:“各位看官皆知,开阳城自圣祖皇帝起就是国都,而我们青城为何能成西都,与开阳两都并举?”

下面有急性子的迫不及待开口:“我们青城有儒宗!天底下最大的山头在我们这里!”

众人轰然大笑,说书先生也展扇含笑,待笑声渐平,才道句是极。

“青城人杰地灵,儒宗先祖孔圣出生于此地。至今七百余年,成就儒宗大名。”

“而如今提到儒宗,就不得不提到如今的儒宗首席大弟子,陆临渊。”

**

丰隆酒楼旁的青石板路上,伴着一层接一层高昂的说书声,有人坐在高头马上,夹了夹马腹,离酒楼越来越近。

迎面是吹面不寒杨柳风,大宛马悠然踏着满路桐花,随着马蹄而飘动的落花,像是扬起碎雪粒。

大宛马鬃毛如流漆,一打眼就知道是不得了的宝贝。

那人到了酒楼门前,立马有迎客的小厮上前去,牵住缰绳,殷勤道。

“客官可是想来我们丰隆酒楼?今日有五味炙小鸡,银龙羹,玫花乳酥,碧筒美酒……凡是吃过的,没有说不好的。”

“……”

一只修长白皙的手点了点折起来的马鞭,玉石碰撞的声音响在少年的腕骨。

“除了山林野味,都要一份。”

声音慵懒随意,似乎有些困倦,却让人觉得不一般。

大主顾!

小厮忍不住回头,正见对方左手扔过马鞭,握鞭处用的鹿骨,顶上缀着绿松石。

她扔过鞭子的那只手上也带着许多戒指。金的,银的,玉的,宝石的……大巧不工,缀地琳琅满目。

马上的那人是位十七八岁的少年,穿着海青色胡袍,抬手时露出一截玄黑袖角,不知是什么质地的刀鞘挎在腰侧。

她一只手搭在银色刀柄上,从马上一跃而下。

手上带着的戒指不免微微磕碰,玉石相击,像是铃声。

城中种满了白花泡桐,一阵风吹过,青石板上似积着一层桃花雪。

转入酒楼,楼上的公子微微眯起眼睛,仰头喝下一杯青梅酒,继续听楼下先生说书。

“……话说二十年前,如意四年,百越忽然侵犯我祯朝边疆百姓,一时间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当时儒宗掌门徐潜山不过二十余岁,一片赤子丹心,千里迢迢从青城去往边疆相助。”

“等事情平息回来时,他带回一个因百越战乱,父母丧命而无人抚养的孩子,正是如今的陆临渊。”

说书人眉飞色舞,声音在丰隆酒楼铿镪顿挫。

“这陆临渊,可是个少年天才。”

“他十三岁灭心灯十七盏,十五岁闭关,十八岁下儒宗,瞒着自己的师父神不知鬼不觉跑到南疆百越。”

“陆临渊一为了报当年父母丧命之仇,二为了家国大义,向百越五位高手发出战帖。”

“他一人力战四位高手,一把君子帖横在他们脑袋上,逼他们立下五年之内不得进犯我祯朝边境的誓言!”

台下众人一片叫好声,有人扔了打赏的铜钱上去,高声喊道:“先生莫要点炮,不是说了下了五个战帖,却只打了四个,还有一个呢!”

说书先生满面笑容,弯腰捡了几件贵重打赏放在桌上,连连赔笑。

“正是正是,这位百越妖女,便是我马上要说的。”

“这妖女天生神力,武艺高强,却极少出面,连陆临渊亲自下的战帖也置之不理。那日南疆比试,这妖女未曾到场,故而不曾被陆少侠打败。”

“说起这妖女,有人说她满面恶疮,面目丑陋,腰似粗蛇,肋生双翼,正是密密牙排钢剑,弯弯爪曲金钩……”

台下顿时传来一阵嘘声。

说书人面不改色,见风使舵的本事一流,却是话头一转:“……也有人说她貌若仙子,比玉香尤胜,如花语更真。正是柳眉横远岫,檀口破樱唇。”

有执扇书生闻言摇晃脑袋:“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啊。”

穿着海青色胡袍的少年跟着引路小厮走上楼去,听到这句,忽然顿了一顿。

“佳人做贼?”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