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你闹啥呢!(2 / 2)
孙国桢心领神会地轻轻一笑是啊,皇上和锦衣卫在建奴内部埋了那麽多细作内应,你们争位不争个死伤惨重,大家不就白忙活了吗?
此事关乎绝密,毛文龙和孙国桢都不愿多提。
「毛帅,现在建奴杀入朝鲜,李棕君臣必定又会遣使来求援,我们怎麽办?」
「凉拌!
届时告示朝鲜君臣,大明王师正在准备粮草兵甲,即刻发兵援救。」
孙国桢一愣,即刻发兵援救,这可不是凉拌。
「毛帅,真发兵援救?」
毛文龙呵呵一笑:「几万水陆马步大军,调集需要时间,即刻起码是一个月起步,又路途遥远,等建奴回师了,我们王师援军也该到了。」
孙国桢哈哈一笑,他也对援救朝鲜君臣军民没有任何兴趣。
这帮孙子,要好处时叫粑粑叫得清甜,要他们出力出人一起守御建奴,推三阻四,一百个心眼子。
出兵去救援他们,只怕人没救到,还要提防被他们给卖了。
这是有传统的,当年朝鲜之役,他们躲得远远,叫大明水陆大军顶在前面,浴血奋战。好容易督促他们派出几支兵马一起作战。
结果一点忙都帮不上,还被坑死。
把东倭赶跑,他们就跳出来,自己的兵马有多麽厉害,乌龟船有多麽先进,东倭完全是他们赶跑的,大明水陆大军只是来旅游一圈..
「毛帅,我们又在路上以游击战术伏击建奴兵马?」
「没错,一回生两回熟。我们招募了上万朝鲜青壮,编练为东江守御营,训练了四五个月,也该出去见见血。
不过这一次建奴有了准备,收获不会像上次那麽大了。不过能咬一口是一口。」
「毛帅,要是李君臣被建奴逼迫,背弃大明,转而臣服建奴,那可如何是好?」
毛文龙笑了,「那不正好给了我大明出师的绝佳理由吗?
孙参军放心,李棕君臣就算被逼迫,也只会跟建奴虚与委蛇,不会真心投靠过去。
他们心里很清楚,当前形势,建奴只是个意外,大明才是真爹!
不过我想,再经历一次建奴抄掠,朝鲜官廷上下,反对王师入驻北境的声音,肯定会少很多。」
「毛帅言之有理!」
韩栋一路日夜兼程,终于赶到了西安城,
进了城门,找人打听陕西提刑按察使司金事丶分巡州县吏治监察御史杨涟官老爷的衙门在哪里「有这个衙门吗?」
被问的路人很是惊讶。
「西安城里我听说过陕西布政司丶按察司丶巡按御史衙门,督粮道丶督学道丶督册道,没听说这个衙门啊。
新设的?」
「去年十月份设的。监察御史是杨涟杨大洪,天下闻名的大名士,东林六君子之首?」
「哈怂的六君子,没听说。」
旁边一位路人凑过来说,「杨涟,姓杨的官员?
最近西安城确实新来了一位大名士官员,就姓杨,三天两头开文会,隔三差五出文集...」
韩栋连忙说:「对,就是这位杨涟大洪先生。」
「你说他是什麽官?」
「陕西提刑按察使司金事丶分巡州县吏治监察御史。」
「个瓜皮的!我们还以为他是来主持乡试的翰林学士,原来是管吏治的监察御史,额滴神啊!
管吏治的御史,正事不做,天天去开文会,都成怂咧,真是人尼吗!」
「那你们知道杨官老爷的衙门在哪里?」
「在孔庙附近。孔庙旁边有个锦绣街,有个大院子,院子门口树着两根旗杆,还有两座石狮子「谢谢乡党了!」
韩栋连忙直奔孔庙,找到了旁边的锦绣街,一眼就看到两根旗杆。
杆尖是笔锋形状,下面有两个斗。
斗下面飘着一面旗帜,左边绣着一行金字「万历三十五年丁末科进士杨」,左边绣着「廉吏第没错,应该就是这里。
韩栋走到两座石狮子坐镇的衙门大门,敲门。
过了好一会,左侧门才打开,探出一个老者脑袋,双目沾着眼屎,眼神迷糊。
努力睁大眼晴,来回看了好一会,才看清就在眼前的韩栋。
「你找谁?」
「可是杨大洪御史老爷的衙门?」
「是的。」
「我是京师韩府来的,带有一封我家老爷的书信,要亲自交给你家老爷。」
「京师韩府?我家老爷在京师的亲朋旧故里,没有姓韩的?」老者眼晴迷糊,但脑子不迷糊。
「你家老爷该不是故意来攀交情的吧?我家老爷清正廉明,看到没有,大门口旗斗上挂着呢。」老者指了指外面的右边旗斗上那面「廉吏第一」的旗子。
好家夥,全大明也只有杨涟敢这样挂旗子。
「你们攀交情也没用,我家老爷不会徇私舞弊的。」
韩栋左右看了看,又转身看了看周围远近,没有发现可疑人,于是探身侧头,轻声对老者说:「我家老爷正是当前内阁首辅,山西蒲州韩公。」
老者倒吸一口凉气,脸上浮现出明显的慌乱。
哈哈,听到我家老爷的名头,被吓住了吧。
韩栋上前一步,准备昂首挺胸进门去,可是眼前一黑,鼻子巨疼。
胱当一声,老者居然把左侧门关上了。
韩栋捂着鼻子,疼得蹲在地上直不起腰。
你个哈怂起死吧,闹啥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