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明版的推恩令(1 / 2)

加入书签

第154章 大明版的推恩令

京师五城军民百姓的欢呼庆祝声,还有里啪啦的鞭炮声,也隐约传到了西苑紫光阁里。

朱由校侧耳听了一会,更加高兴。

从前晚接到捷报到现在,他一直处在激动欣喜和亢奋阶段。

他穿着一身圆领朱罗袍,头戴翼善冠,甩着长袖在中间的空地走来走去。

两边坐着的李长庚丶杨嗣昌丶朱大典丶何腾蛟丶黄素尊丶凌蒙初丶郭明振看着朱由校,强忍着心中的笑和感慨。

此时的皇上,才在众人面前展现出他才二十三四岁,还是年轻人的本性。

「朕是万万想不到,卢象升丶曹文诏,居然打出这麽漂亮的仗。千里奔袭,然后半路伏击,还把林丹汗王帐抢到的金银丝帛等财物丢到路上,乱察哈尔部的军心..:

漂亮!」

朱由校没口子地夸赞。

他确实没有想到卢象升和曹文诏能给自己带来这麽大的惊喜。

林丹汗啊,蒙古左翼各部名义上的大汗,自翊是黄金家族后裔,一直想统一蒙古..,

居然被一战斩于马下。

蒙古左翼最强大的部落,察哈尔部全部投降。

察哈尔啊!

另一个世界的某一段年代,它还曾经成为某个省份的名称,影响深远。

朱由校只知道卢象升在历史上是个猛人,另一个世界的崇祯末年,拉出来的天雄军多次以少打多力战建奴八旗军,最后还是被来自背后的刀子捅到要害,这才兵败身死。

想不到他在自己的手里焕发出如此不一般的光彩。

曹文诏。

朱由校只知道他狡诈如狐,凶猛如虎,善用奇兵。

想不到他和卢象升联手,居然把不可一世的林丹汗锤爆了。

不过沉下心细细一想,林丹汗其实也空有虚名,他跟他的远房亲戚兼前辈,俺答汗差得太远。

志大才疏。

总想着一统蒙古,结果蒙古左翼各部都搞不定,只想着占便宜不肯出力气。

跟建奴的交战记录,几乎没有赢过。奴儿哈赤经常是派遣一支偏师,几千万把人,就能把林丹汗打得抱头鼠窜,还经常是闻风而逃,简直就是此前明军在漠南的翻版。

后来黄台吉上位,更是把他打得仓皇西窜,最后窝囊落魄而死。

大明边军实力还在,只是整个系统都烂透了,再凶猛也只有吃败仗的份。

自己给大明边军换了一个系统,立即就截然不同。

关键是自己把边军粮发足了。

明军不满饷,满饷就无敌。

这句话还是没错的!

朱由校慢慢停下脚步,站在御案前,对着几位参预军机发问。

「现在蒙古左翼大半平定。朕初步的计划是宰赛丶敖顶丶囊努克三人赐名丶封伯,乌齐叶特部和巴岳特部的部众丶牛羊和牧场,分给他们三家。

剩下的察哈尔部,还有十馀万部众,大量的牛羊,占据着西辽河到大沙窝广的牧场,怎麽处置?

你们议一议。」

七人面面相,杨嗣昌开口问。

「皇上,臣斗胆先问一句,宰赛丶敖顶丶囊努克三人所领的翁吉刺特部丶扎鲁特部和巴林部如何处置?」

「分成三部,以伯爵名为名。封什麽伯爵名,礼部还在议。各部依卫所例,分设千户丶百户丶

总旗和小旗。每十户为小旗,五小旗为一总旗,三到五总旗为一百户,十百户为一千户..

小旗和总旗由三人直接任命,上报朝廷备案。百户由三人举荐,朝廷批覆任命。千户由朝廷直接任命,三人有建议权..:」

「朕还打算在三部设立学堂,择良师授课。副小旗以上以及立有军功丶被朝廷褒奖勇士者子弟,皆可入读。

十二岁后,择优保送入关内专门学堂学习..:

杨嗣昌七人听明白了,皇上这是要抓住机会,把归顺的三部牢牢地套上绳索。

不过问题不大。宰赛三人愿意进京觐见,受领封赏,说明在当下他们对大明是口服心服。

「当然了,有羁置手段,还要有保障措施,恩威并施,方为上策,

三人受封后,三部当为大明在漠南子民,制置司民生商事局供销社,当在各部分设供销社,直接收购羊毛丶皮革和牛羊,开售粮食丶布帛丶茶叶丶盐巴和蔗糖..:

太医院正在京师五城和顺天府各州县试行卫生院和卫生所,履行医卫丶防疫等民生职责,扩展一下,把三部也列为试点单位。

蒙古左翼三部牧场广,牧民分散,就要换一种医卫手段。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兴游医模式,骑马坐车,一个牧场一个牧场的行医看病,传授防疫举措..:」

「皇上,游医,是不是关内走街串巷的铃医?」

「对,铃医是父子师徒相授,自学成才。游医是太医院医学院专门培养出来的医生。现在在草原试点,积累经验,以后在关内各州县乡村里推行。」

「皇上仁德英明!」

众人由衷地说道。

历朝历代,再仁德的皇帝也只是设几个医馆,开几家惠民药局,给部分百姓看病施药。

皇上却在卫生院丶卫生所这比医馆药局更完善的举措基础上,想出游医模式,让分散在广乡村的贫苦百姓也能看病,得到医治。

皇上确确实实把社稷黎民放在心上。

朱由校摆了摆手,「现在大家议一议,察哈尔部怎麽处置?」

杨嗣昌随即答道:「皇上,臣建议分设千户,直隶制军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