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小样,跟我斗!(2 / 2)

加入书签

毕自严看到他,挥挥手,示意正在汇报工作的几位下属离开。

他起身走到跟前,「李尚书,有狗在你吗?」

「少岔开话,我就问你,平咨什麽意思?」

「没什麽意思,就是民生商事局所属百货店丶供销社和副食店,存货不多,暂停发行通用商票。」

李起元嘴角都起白沫子了,他瞪着眼晴问:「暂停发行通用商票,那京官俸禄折色怎麽办?」

毕自严轻描淡写地说:「那就继续折色喽。」

「折色?皇上跟老夫约定,制置司财政厅接管课税之事,要包揽京官的俸禄。」

毕自严很严肃地说:「皇上金口御言,做臣子的怎麽敢让君上失言?

只是发商票只是权宜之策,岂能持久?还是回到折色的祖制上,祖制不可违。」

李起元更急了,「折色,毕景会,你想怎麽折色?」

「内承运库,还有制置司经济厅下属各有司的仓库有什麽,那就折色什麽。不过我们制置司财务制度严谨,没有那麽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入库。这就有点难办..:

李起元紧张地盯着毕自严,期盼地等他说出自己期盼的那句话。

难办,那就继续发商票吧。

「那就回到最初的祖制,全部发米吧。」

「全部发米?」李起元大声吼道。

毕自严后退一步,「国朝初年,太祖皇帝定百官俸禄时,不就定的是米吗?洪武年间,百官们发的也都是米。

只是永乐年间,行在去了北平,数十万边军和百官俸禄米粮全部通过漕运北上,负担极重,这才改为折色。

李悍原(李起元),你身为户部尚书,连这个典故都不知道吗?」

李起元气得胸膛剧烈起伏,呼呼的出气就像一头老耕牛。

「毕景会,你有这麽多米吗?」

「没有,但我可以去买。制置司财政厅可以行文,叫江南织造局代为采买,再通过海运北上。

东南通逃拖欠赋税者比比皆是,坐拥数千上万良田的大户们哭着喊着天灾歉收丶没有足够的收成缴纳田赋。

但是你去收购稻米,他们粮仓里的米都要堆不下了。

去年江南大丰收,苏州米价在七钱银子一石,大量采买还会便宜,可以压到六钱银子一石。

六十万两银子,我可以买到一百万石江南大米,足够给京官们发半年的俸禄。

你们户部以前发俸禄,发的都是万历年间的陈米,我们制置司财政厅发的都是去年的新米,够厚道了吧!」

李起元气得肺都要炸了。

京官们每月领商票,用起来痛快舒畅,突然改为发米,肯定要炸锅啊!

不要说是去年的新米,你就是刚从地里打下的新米,京官领着也是满腹怨恨。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你叫用惯商票的京官们再转回去领米,打折卖了米换了钱去买东西,他们会跳着脚骂娘的。

毕自严看到李起元由红变青,又由青变白,再从白变红的老脸,心里甜滋滋的就跟灌了一坛子蜂蜜。

再补一刀。

「李尚书,你们户部身为朝廷国计度支之部,当要以身作则..:」

李起元知道,毕自严这是在报复!

报复自己挖人太狠。

可现在把柄在人家手里捏着,现在人家是大明银子最多的衙门。他不想掏银子,其它衙门根本掏不出银子。

这月它发米,下月它可以改主意,把库存里用不掉的草纸折色,当俸禄发;下下月可以把堆在商事局仓库里卖不掉的积滞货折色,当俸禄发。

祖制都是这样来的,人家遵循祖制,有什麽错?

这样发几个月俸禄,户部和六部,不要说挖来的新人要跑,就连以前的「老人」都要跑。

制置司官更肯定继续发银圆和通票!

李起元服软了。

高叉手对着毕自严行了个长揖,「景会兄,在下知错了,你高抬贵手。大家同殿为臣,都是在替皇上办差,替大明做事,还请原谅则个。」

毕自严仰着头呵呵一笑:「李悍原,这会知道同殿为臣了?

你下狠手挖老子人的时候,怎麽不知道?

当初老子就想收拾你,是皇上劝住了我。体谅你户部急缺人手,匀几个人过去,帮你们户部照着我们财政厅建立一套新财政制度。

要不然你能那麽轻易得手。

结果你个老匹夫,得寸进尺,你往老子根上刨啊,你知道老子培养这些人才,费了多少心血?

李起元脸色更红,连连做揖:「羞愧难当,羞愧难当啊!

是在下对不起景会兄!

今晚我在秋醉楼摆一桌席面,宴请景会兄,以作赔礼道歉。」

毕自严矜持地说:「低于十圆钱的席面老夫可不去啊,老夫的嘴刁得很!」

李起元陪着笑脸说:「保证十圆以上的席面,保证景会兄满意!」

朱由校在紫光阁跟今天入值军机处的戚昌国丶黄尊素丶杨嗣昌丶凌蒙初丶张艮商议平辽局传来的宁锦行司的呈文。

「袁崇焕丶尤世威为首的宁锦行司制置处合议过,建议复筑义州卫城。平辽局觉得可行,报军机处最后定夺。

你们怎麽看?」

张艮先做了一个补充:「袁崇焕丶毕自肃最先合计的是复筑广宁卫城丶义州卫城,同时在三岔河西岸修筑三到四个要塞城堡,把战线推到三岔河一线。

宁锦行司制置处合议时,制置金事丶宁远守备何可纲出言反对...然后制置副使丶行司指挥使尤世威提出只复筑义州卫城的折中方案。」

黄尊素说:「尤世威在黄圃军校进修过,只有在军校教授过《战役学》丶《战术学》等新式兵法学问,才能跳出旧有的台,想出这个战略布局。」

朱由校却在心里嘀咕着。

袁崇焕的野心,对功名的渴望,超出自己的想像。

杨嗣昌说:「义州卫城位于大凌河中游,可与凌河城丶锦东连成一串,互为椅角。它的补给运输也可通过海运转河运解决。

更重要的是义州卫位置。它虽然北出一百五十里,有孤悬在外之忧,但它可以监视建奴与喀喇沁部的往来,甚至还可以向北监视建奴与喀尔喀部的往来。

必要时可以随时切断建奴与喀喇沁部的联系,有效配合辽西行司对喀喇沁部的经略..:」

「皇爷!」刘若愚急匆匆走进来,「这是辽西行司八百加急送来的紧急军报。」

朱由校眉头一挑,拆开一目十行看完,脸色一变,狠狠地一拍桌子。

「林丹汗,你就是一头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