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195【邀约】(2 / 2)
薛淮和谭明光等人聊过济民堂,也请托靖安司掌令叶庆查探济民堂的底细,得到的回覆让他颇为吃惊。
扬州济民堂的规模不大,盖因它两年前才出现,而江南其他重镇大多有济民堂的存在,尤其是杭州济民堂有着将近十五年的历史,在当地被百姓奉为救难菩萨,徐知微上半年便是在杭州行医。
至此,薛淮心中的怀疑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
然而方才徐知微的话语又让他心生不解,倘若此女真的暗藏机心,怎会表现得如此粗疏且直白?
「新疾倒未明显察觉。」
徐知微的声音平稳如初,似乎并未发现自己先前所言的不妥,继而话锋一转道:「不过任何变革总有得失,譬如漕务简省关卡裁撤,行商旅人便利者众,却亦有依附旧制谋生者骤然失依。此类失落悲愤积郁于心,亦为病源之一,不知薛大人对此可有良方?」
沈青鸾一怔,徐知微这番话明显存着质问之意,然而你就算医术通神亦只是一介郎中,怎能用这种审视的态度对待扬州的父母官?
她不得不开口打圆场道:「薛世兄,徐姐姐她一心救济穷困,并不熟悉官场规矩,你莫要见怪。」
「今日在你这里不论官职。」
薛淮笑着摇摇头,示意沈青鸾不必担心,然后看向徐知微说道:「神医所虑确为新政推行中不得不面对的沉疴旧疾。为解此弊,谭府尊已奏请朝廷,对因盐漕改革而裁撤的衙役巡检等人,府衙分拨专项补贴银两,同时组织其参与城防整饬丶水道疏浚等短工项目,助其度过难关。对于其他受影响的商户小民,亦有商税减免及更灵活的通关政策予以扶持。」
此刻他觉得徐知微应该没有不可告人的企图,盖因这位女神医的悲悯之心不似作假,同时又隐隐带着几分清高之意,这样的人很难在复杂的局势中遮掩自身的目的。
在沈青鸾插话的时候,徐知微便已明白自己的冒失,此刻听完薛淮详尽平实的解释,她微微垂首道:「小女子一时失言,还请大人恕罪。」
她确实还有一些疑惑想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当面询问薛淮,但她并非愚笨无知之人,首先她没有这样做的资格,其次这会让沈青鸾为难,故此她愿意向薛淮致歉。
薛淮并不介怀,微笑道:「闲聊而已,神医大可放松一些。说起济民堂,薛某亦有一事好奇。你们多年来义诊施药,惠及无数贫寒病患,可谓功德无量。只是这所需资费甚巨,不知济民堂日常所用药材资费,是仰赖各地父老捐助,抑或另有义商慷慨解囊?」
虽说他觉得徐知微的底色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仍有一事不解,而这个问题恰恰精准刺中核心关键。
无论是在薛淮前世的历史上,还是这个世界的千百年来,像济民堂这般具备一定规模的民间组织,都存在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行善固然是好事,本钱从何而来?
这可不是施舍几碗米粥那麽简单,培养大量的郎中丶租用各地的药铺丶大量使用的药材,光靠穷苦百姓们那点微薄的诊金如何能够维持?
不求回报一味付出,这济民堂究竟是真有仁德之心还是想尽收百姓之心?又是何方势力在背后支撑他们的运作?
「大人心系黎庶,连济民堂的琐事也如此关心。」
徐知微只觉一股寒意骤然自心底升起,对面的年轻男子明明笑容和煦,可是她却觉得像是被洞穿内心,勉强解释道:「济民堂能支撑至今,一靠自身种植药材培养人手,二靠各地心存善念的乡绅商户伸出援手。小女子行医只问病症所需,不问资费何来,所知只有这些,请薛大人见谅。」
沈青鸾在一旁听得略有不安,但她并未冒然打断二人的谈话,无论如何她都会更信任薛淮的判断。
直到薛淮一笑收住,停止言语之间的机锋,沈青鸾才笑着接过话头,与徐知微闲聊起来。
花厅内的气氛渐趋缓和。
约莫半炷香之后,徐知微起身告辞,薛淮和沈青鸾亲自相送。
临别之际,薛淮忽地开口说道:「徐神医,元月上旬府衙会举行一场灯会,同时宴请本地扶危救困的行善商户,济民堂亦在其列。徐神医虽来扬州不久,但你的医术和仁心早已传扬开来,不知是否愿意亲自赴宴?」
徐知微没有多想,微微垂首道:「承蒙大人盛情,小女子岂敢不至?」
薛淮悠然道:「那薛某届时恭候大驾。」
徐知微不复多言,行礼告辞。
看着她的背影渐行渐远,沈青鸾迟疑道:「淮哥哥,我……」
她欲言又止,方才薛淮明显是在套徐知微的话,这让她意识到济民堂恐怕不简单。
薛淮微微一笑,看向她温和地问道:「你吃了徐知微开的药?」
沈青鸾略显忸怩道:「没有,我爹说过凡事都要小心,先前不知徐姐姐的底细,我自然不敢胡乱用药。」
「狡猾。」
薛淮抬起手屈指在她额头轻叩一下,这个举动不是第一次发生,但沈青鸾此刻忽然感觉到一丝宠溺的意味,不禁朝薛淮甜甜地笑着。
「以后也不要吃。」
薛淮又叮嘱一句。
「知道啦。」
沈青鸾乖巧应下,然后轻声问道:「淮哥哥,徐姐姐她真有不妥之处?」
「现在还说不准。」
薛淮抬头看向前方,眼中波澜渐起:「我只知道……灯会那日想必会很热闹。」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