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8章 108【鱼龙混杂】(1 / 2)

加入书签

第109章 108【鱼龙混杂】

深夜,刘宅。

前院书房之内,刘让面色沉郁地坐在太师椅上,另有几人围桌而坐。

郑宣坐在刘让对面,恼怒道:「这位小薛大人果然不是善茬,翻脸比翻书还快。早知如此,我又何必去请那两位娇滴滴的美人,平白花了银钱不说,还欠了涵碧轩和流霞舟的人情,真是混帐!」

扬州四姓,刘乔郑王,这个排名当然不是随意选定,而是象徵这四家地位和实力的排序。

郑宣便是郑家嫡系子弟,否则以他正七品推官的身份,基本没有可能请动绛雪和景砚卿联袂出场,毕竟风尘女子做到花魁这个程度殊为不易,也得自矜身份。

「可不是吗?」

右侧的照磨所典吏王贵冷笑一声,阴沉地说道:「他若一开始就亮明态度,我还敬他是条光明磊落的汉子。可他装着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吃喝玩乐一个不落,最后给大家甩脸子,说什麽民脂民膏一己私欲,他在享受之前怎麽不说?这不是把我等当成傻子愚弄?」

其他几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正如王贵所言,他们并非不知薛淮在京城的事迹,倘若对方下船之后立刻摆出公事公办的架势,他们也不至于非得热脸贴冷屁股,怎会像现在这样奉承半天最后被薛淮狠狠抽了一耳光。

大家都是扬州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现在薛淮摆明要踩着他们立威,这口气如何忍得下?

府衙经历胡全寒声道:「照这位小薛大人的说法,只要他还在扬州一日,我等连饮宴都不能参加?」

扬州盐商富甲天下,四大豪族都有涉足盐业,最不缺的就是银子,各家子弟难免贪图享受,宴饮成风水陆毕陈,瘦西湖上夜夜笙歌,若是让他们成天待在府衙与案牍为伴,这显然是无法接受的事情。

「恐怕不止于此。」

郑宣眉头紧皱,缓缓道:「薛同知今夜特地来了一个下马威,只为给下一步的动作做铺垫。他在京中便以胆大包天着称,仗着其父的遗泽和座师沈尚书的庇护,素来我行我素横行无忌。」

王贵不禁问道:「他还想做什麽?」

「你说呢?」

郑宣冷笑一声,没好气道:「你没听他说的那几句话?他从去年的洪水说到百姓们重建家园,这里面的门道深着呢。第一,这江堤得修缮加固吧?朝廷肯定拿不出多少银子,你也别指望薛同知会摊派,最后肯定得我们这些大户填补。第二,安顿百姓需要银子更需要地,这将近一年各家吃下多少水田,相信你们心里都有数,到时候要不要吐出来?」

「做梦!」

胡全毫不犹豫地说道:「那些田地是我们各家用银子或者粮食买来的,凭什麽要吐出来?」

「这话你跟我说没用。」郑宣耸肩道:「薛同知到时候只问你为何要趁火打劫,你怎麽回答?」

胡全一窒。

薛淮虽然在扬州地界缺少强援,可他的背景直通京城皇宫,他要是铁了心办两个出头鸟,恐怕就连江苏巡抚也不好强行阻止。

问题在于如果所有人都忍气吞声,最后必然会被薛淮各个击破。

郑宣继续说道:「薛同知不是谭府尊,他可不会好心让我等每天悠闲度日,各位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呢。」

房内的气氛愈发低沉。

王贵左右看看,对郑宣赔笑道:「德明兄,你倒是说说我等该如何应对啊。」

「我这一时半会也没有对策。」

郑宣摇摇头,望向一直沉默的刘让说道:「还是得靠伯逊兄拿主意。」

刘让端起面前的茶盏,不紧不慢地呷了一口,面无表情地说道:「薛淮只是几句话就把你们吓成这样,依我看不如趁早投靠这位年轻贵人,说不定能抱上清流领袖沈尚书的大腿,去京城谋个一官半职。」

此言一出,余者无不清醒过来。

王贵双眼骤亮,连忙附和道:「对啊!薛同知虽然背景深厚,但如今朝中以内阁宁首辅为首,何时轮得到沈尚书做主?」

郑宣亦点头道:「没错,他若咄咄逼人,我等便联合扬州父老,写一封万民书送去京城内阁!」

众人的心情总算振奋起来,但是他们也清楚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如此激烈的手段,一旦事情闹到中枢的案头,届时就由不得他们息事宁人。

刘让对此心知肚明,故而平静地说道:「眼下我们不必自乱阵脚,薛淮初来乍到孤身一人,他又没有三头六臂,难道还能不动声色地解决所有掣肘?」

「伯逊兄言之有理。」郑宣想了想,又提醒道:「但是沈家可不能忽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