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章 106【温柔乡】(1 / 2)

加入书签

第107章 106【温柔乡】

随着郑宣击掌数声,栏外丝竹之声忽转,由原先的清幽雅致变为婉转靡靡,曲调缠绵悱恻,犹似春水绕枝丶暗香浮动。

两名盛装女子在仆妇的引导下,徐徐步入玉勾堂。

刹那之间,堂内光线骤然一亮,仿佛因她们的容颜增辉。

左首女子名唤绛雪,通身素雅。月白素锦长裙不见繁复绣工,唯腰间系一缕深碧丝绦,恰似一泓清泉。

她发髻斜绾,簪一支点翠梅花簪,白玉雕琢的梅花瓣几近透明。

这位来自涵碧轩的花魁神情清冷,怀中抱着一柄紫檀琵琶,纤指无意间搭在弦上,如待飞的鹤,不食人间烟火。

右边的景砚卿却是另一番风华。

瘦西湖上画舫众多竞相争艳,其中流霞舟便是靠着景砚卿赢得无数权贵文人的青睐。

此女身量窈窕,身穿一袭茜色留仙裙,行动间华光潋滟,衬得肌肤胜雪。

但见她云鬓高堆,眉眼含情,唇畔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最动人处是那双眸子,顾盼之间似有钩子,能轻易摄人心魄。

堂内霎时静了静息,随即是一众官吏们故作矜持的赞叹,就连看似沉稳的刘让,眼角馀光扫过景砚卿时也浮现一丝欣赏与占有欲。

两位花魁上前向谭明光和薛淮见礼,绛雪当先开口,声音清脆若玉磬:「奴家绛雪,拜见二位大人。」

语调恭谨,并无绮靡之意。

景砚卿则深深看了一眼薛淮年轻俊逸的面庞,柔声道:「奴家景砚卿,拜见谭府尊丶薛厅尊。」

「二位快快请起。」

谭明光转而看向薛淮,保养得宜不见苍老的面庞上浮现和煦的笑意:「景澈,你有如此绝色相伴,今夜更添雅趣了。」

薛淮暗暗感慨,倘若这位府尊大人真是韬光养晦,这份演技当真令人佩服。

离京之前,姜璃曾多次提到谭明光性情中庸,但薛淮不会掉以轻心,毕竟谭明光是他治政扬州明面上最大的掣肘。

同知虽有部分专断之权,但如果知府处处设限,薛淮不说寸步难行,至少也会是疲于奔命。

故此他利用一切人脉去搜集谭明光的资料。

谭明光时年四十九岁,河南汝宁人,先帝朝景云二十四年二甲进士,比沈望早三年入仕,但是官运远远无法和后者相提并论。

他先在翰林院待了五年,后转为兵科给事中,七年后入户部任主事,后来外放湖广布政司,历任襄阳府同知与汉阳知府,去年冬天调任扬州知府。

从谭明光的升迁路线来看,他在朝中应该没有强势的靠山,否则不会在从七品的位置苦熬十二年,至于后面的升迁也都是靠着年份和资历熬出来,并无出人意料之处。

按照大燕官场的惯例,扬州知府或许便是谭明光的最后一任要紧职位,他只要能在这个位置上安稳度过几年,最好是能积攒一些政绩,将来便能以三品衔致仕。

从这一点来看,他来到扬州这半年多的表现似乎可以理解。

他在扬州没有可以藉助的人脉,在朝中亦无能够倾力相助的靠山,不像今夜席间这些府衙属官,他们大多是扬州本地人,势力盘根错节相互支撑,而且上面大多有人照拂。

就拿通判刘让来说,他身后是本地四姓大族之首的刘家,在江苏布政司亦有两尊靠山,和江苏巡抚也有几分交情,这些都只是薛淮粗略了解的情报,不排除对方还有更深的人脉。

像谭明光这样根脚孱弱的空降主官,若想将权柄握在手中,如何斗得过这一群如狼似虎的下属?他们只需阳奉阴违,再趁谭明光不注意挖几个坑,便能让府尊大人颜面扫地,往后政令出不了府衙。

问题在于……

薛淮不相信谭明光对他的名声毫无知觉,两人都是空降主官,只要他们能够联手,自然有足够的底气撬动府衙的格局。

从他踏足扬州地界到现在,谭明光从始至终没有任何表示,仿佛他根本不在意薛淮此行的来意,一心只想着安安稳稳混过这几年。

薛淮按下心中思绪,目光扫过堂下两位各擅胜场的花魁,看向谭明光微笑道:「府尊这话让下官汗颜,今夜您在主位,下官岂敢恣意?」

「诶,这话就见外了,今夜之宴为你而设,你才是唯一的主角。」

谭明光笑着摆摆手,随即悠然道:「不过你既然这般说了,倒也不好让你难为情。老夫听闻绛雪姑娘擅音律,此为老夫所好,便请你来老夫身边演奏一曲如何?」

绛雪福礼道:「能为府尊大人献曲,此乃奴家的荣幸。」

她抱着琵琶缓步上前,有侍女在谭明光身后设下锦垫。

谭明光又看向景砚卿说道:「据说砚卿姑娘精于茶酒之道,正可为薛同知佐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