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章 075【刀锋】(1 / 2)

加入书签

第76章 075【刀锋】

二月初,一场绵绵春雨将京城晕染成水墨。

皇城西南面,布政坊内有一座五进官宅,乃是少保兼太子太保丶领吏部尚书衔丶武英殿大学士丶内阁次辅欧阳晦的宅邸。

欧阳晦时年六十岁,对于世间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年纪已是标准的垂暮之年,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家族和睦晚辈孝顺,自己能够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

但是欧阳晦显然不这样想。

他的身子骨还很硬朗,平素又十分注重养生,因此面对繁重的政务依旧能做到游刃有馀。

花厅之内,欧阳晦斜靠在长榻上,一名面容姣好的年轻丫鬟跪在一旁,手里拿着美人锤帮他轻敲双腿。

下首一名年约四旬的官员半边屁股坐在花梨木官帽椅上,恭敬地说道:「老师,前几日学生让人送来的茶叶您可还满意?」

此人名叫罗珣,现为通政司右通政,十七年前金榜题名之时,欧阳晦便是他的座师。

欧阳晦双眼微闭正在养神,闻言悠悠道:「尚可。」

罗珣道:「那茶叶是学生老家的特产,既然老师觉得勉强能入口,学生让家里人再多备一些,以便孝敬老师。」

欧阳晦缓缓张开那双苍老的眼睛,望着罗珣说道:「玉声你有心了。」

罗珣面上浮现喜色,连忙道:「这都是学生应该做的。」

茶叶当然是好茶,但是能让欧阳晦满意的并非茶叶,而是压在下面的银票。

在如今的官场上,科举师生固然是非常稳定亲近的关系,却不代表跟着一位大人物就能高枕无忧,因为每位科举座师都会有很多门人,他不可能平等公正地照顾和提携所有人。

除了能力和品格的高低,门人与座师的亲疏将决定他能在官场上走多远。

罗珣深谙此道,这些年将家中盘剥百姓得来的银钱拿出不少送进这座宅邸,以此换来欧阳晦对他的赏识和器重,并且凭藉一路走来矢志不移的追随,成为欧阳晦最信任的几人之一。

欧阳晦淡淡一笑,随即坐起身来,摆了摆手。

身段窈窕的年轻丫鬟乖巧地行礼退下。

虽说罗珣隐藏得很好,但他眼底那抹热切并未瞒过欧阳晦的双眼。

老者抬手点了点他,没好气地说道:「你家里那十几房小妾还喂不饱你?」

罗珣尴尬地笑了笑,不敢狡辩,老实说道:「老师息怒,学生如今已改了许多。」

「这是你的私事,老夫原本不想管,不过近来宁珩之的沉默异于往常,你最好还是小心一些。」

欧阳晦提到那位首辅的时候,眼中闪过一抹阴霾,旋即对罗珣叮嘱道:「老夫把丑话说在前面,你喜欢搜罗女子就正经花点银子买来,千万不要做那种强掳的蠢事,否则老夫也保不住你。」

罗珣郑重点头道:「学生谨记,请老师放心。」

欧阳晦站起身来,罗珣赶忙上前搀扶。

二人来到相距不远的书房,欧阳晦坐在太师椅上,示意罗珣落座,然后意味深长地问道:「肃斋公同你怎麽说的?」

他口中的肃斋公便是内阁大学士孙炎的雅号。

当今内阁之中,宁珩之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仅有欧阳晦在某些事情上能够和他掰掰手腕,其馀三位阁臣被坊间好事者讥讽为泥塑阁老。

这三人当然不愿意沦为应声虫,然而他们连欧阳晦都挤不走,更遑论深得天子信赖的宁珩之。

蹉跎数年之后,他们不得不对现实低头,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孙炎逐渐和欧阳晦走到一条船上,另外两人则选择靠向宁珩之这棵参天大树。

谈及正事,罗珣不敢轻忽大意,正色道:「孙阁老让学生转告老师,他一定会尽心尽力主持今科春闱,不负陛下的期许,亦不负老师的信重。」

欧阳晦微微颔首。

春闱三年一届,朝中各方势力都会紧紧盯着这杯羹。

以欧阳晦如今的地位和年纪,插手春闱并非是为了发掘门人,因为正常而言,一名官员从入仕到成为可以参与朝廷决策的高官,一般需要三十年以上。

欧阳晦不觉得自己能活到鲐背之年。

但他又不能忽视这场春闱,他的门人和党羽们需要藉助抡才大典扩充势力和人脉,所以他肯定得做一些安排。

「肃斋公那边应该不用担心,他办事历来稳重老成,不会轻易阴沟里翻船。」

欧阳晦语调平缓,忽地话锋一转道:「你觉得宁珩之这次会怎麽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