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2章 佑圣托付,流沙河旁悟清净(4.5k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第262章 佑圣托付,流沙河旁悟清净(4.5k求月票)

「真君不妨于我府中一叙。」

佑圣真君如是说道。

显然是和日后转生下界之事有关。

曹空应是,两人遂离了披香殿,如今殿门口的侍卫不再是卷帘大将,而是换了个人,殷勤向曹空二人问好。

二人皆颌首示意,曹空心念,日后或可去流沙河一望。

只见两人安步当车,行于这天宫之中,游于胜景之中,闲说两三言。

「每每登天,都为天宫之景而叹,便是洞天福地也难比。」

佑圣真君一笑:

「再好看的景色,看了无数岁月也觉寻常,不过我不日将下界,竟反让我心生留恋,看来我亦有私啊。」

曹空亦笑:「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佑圣真君品读此言,觉大有深意,大笑道:「与真君相谈,真乃一大快事。」

曹空笑道:「此语乃自凡间得,觉其直指根本,故记之。」

佑圣真君再度感叹:「是啊,修行即修心,若得修行长远,需明心见性,从心所欲而不逾天道。」

两人谈笑风生,继而路过一处,曹空面有微微变色,步伐不由得加快少许。

自两次在瑶池「晕倒」之后,他就对此地有些发忧,故有此举。

佑圣真君奇怪环顾四周,发现是王母娘娘的瑶池,可见曹空反应,怎好似多有闪避,好在佑圣真君不是个多事的,未有询问。

恰此时,瑶池玉府之中,有七衣仙女走出,衣袂飘飘,各有难言的风采气韵,七人见曹空皆眼眸一亮,齐齐一笑。

「是真君呀,娘娘最近还念叨你的名字呢,要进来玩吗?」

曹空面容微凛,说道:「下次,下次一定。」

七衣仙女闻言,笑而捂嘴离去。

太和殿中。

曹空和佑圣真君坐而相谈,面前有瓜果茶水,佑圣真君轻饮一口茶水,道:「真君,如今下届妖魔之事,陛下令你我二人为之,故请真君于此,乃有所托。」

曹空正色道:

「佑圣真君客气,我经年于山中修,道行不深,阅历不广,而被陛下委以此任,乃辅佑圣真君,心中惶恐,恐不能胜。

故若佑圣真君有言,尽管说来,我定从之,唯愿助佑圣真君早日功成。」

曹空是个有自知之明的,此事恐是玉帝让他蹭一蹭功劳,方召他与佑圣真君来见,故万不可乱了主次。

另则便是,他确实长于修道,且对北俱芦洲乃至于妖魔之事知之甚少,故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为好。

佑圣真君笑道:「真君谦词,不过好教真君知晓,人间妖氛当属北俱芦洲最浓,此处乃天生妖魔地。

因天地有数,划有阴阳,故北俱芦洲便是这三界的极阴浊恶地,多污浊瘴气,若是仙家修行人处其间,当有损清气,有害修为,其中多穷山恶水,三界中有无数大妖大魔隐于其中,诚是法外之地,极恶之土。」

曹空闻言动容:「竟是如此恶地。」

佑圣真君颌首:「非如此之恶,早不存也。」

「佑圣真君当如何。」

「转生人间,剪伐天下妖邪,降服妖氛。」

曹空微有疑惑:「为何转生?」

依照他看,这位大可统帅天兵而降妖氛,又何必多转生之举。

佑圣真君笑道:

「若转生人间,自后天修行而至圆满,则合天道人道,是为正统,且合乎我自身修行之数,能得道果,再则便是,此番下界荡魔,既为荡身中魔,也为荡身外魔,此为修行圆满之像,由人至仙,既合天数,又合我道教「降迹度人」之教义,当为众生树典范,令其知神仙本是凡人变,晓正道之贵,予后世修行者一成仙之机。」

曹空恍然,敬佩看向佑圣真君,此事若成,当大益后世。

「诚为大善之事。」

佑圣笑道:「倒需真君相助。」

「如何助。」

佑圣真君道:「至多数十日,我便下界,此番下界非修行圆满,不得宿慧,故望真君护我转世身,予点化之机。」

曹空面容一肃,此为佑圣真君对他之信。

需知,转身之事何等之重,遂拜道:「当竭力而为。」

佑圣真君还礼相谢,要知转生点化成仙,可不是说说玩的,且他之所求,乃是内外圆满,则更是难上加难。

当然若事成,曹空出力越多,即得好处越多。

他即笑道:「我此番下界,一众法宝倒是不好携之,故再托真君替我暂存,待时机成熟之机遇再予我转世身,我之法宝,也有些奇异之处,真君闲来自可参悟,或有益道统。

曹空惊异,这未免有些太大方了吧。

他道:「算不得什麽,与其让这些法宝于我殿中蒙尘,不若做个顺水人情。」

「佑圣真君何故待我如此之厚。」曹空感慨而道。

佑圣真君笑道:「顺水人情耳,且欲君多投缘,再则便是一」

曹空好奇而望,佑圣真君也不卖关子。

「真君多得大天尊看重,大天尊信得过的人,我自是信得过,再则便是,我与元始一脉亦有缘法,如今不过是使得此缘更甚罢了。」

曹空即拱手作礼,佑圣真君更是取出两物,一者乃是一纯黑皂雕旗,另一乃是一宝剑。

事已至此,曹空也不推脱,于他而言,若能参悟此二宝,当为造化一桩。

他隐隐感受到,这位在道果之路上走的极远,不是垂手可摘也相差不远了。

佑圣真君见曹空收下,眸中隐含笑意,正如他所说,曹空得大天尊欣赏,故他亦相信,且本身与元始一脉就有大渊源。

可更让他做出此举的,乃是他察大天尊对曹空,实是太好了。

他乃御前亲信,是玉帝之心腹,多得玉帝培养,故也知西游之事。

可无论是西游,还是那未来的剪伐天下妖邪之事,皆是天地间不可多得的大事件,大功绩。

玉帝都多让曹空参与,似在铺路,也在培养。

其手笔更胜对他当年,可见其对曹空期许。

这不得不令他心生异样,故结个善缘,做一番顺水推舟的人情,他自乐意为之。

正事已然说完,可两人谈兴未减,彼此谈经说法,曹空更是藉机问了道果之事。

佑圣真君亦毫不藏私,将自己对道果的心得尽数道来。

「真君如今何道最近道果?」

「风。」

佑圣真君笑道:「我观真君应是颇有所成,已窥门路。」

曹空道:「正是,我因有神通名八风,故欲藉此神通来证风道,如今又将八风一分为八,先后得悟明朔丶间阖俩天门,如若日后能再悟得其馀六天门,欲使此神通大成,来成道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