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能量镜面(1 / 2)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超级计算机机房。
超级计算机可不是简单的用晶片堆积,这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除了需要解决架构问题外,还要解决发热问题。
杨学斌介绍道:「因为所需晶片太多,制造麻烦,这台超级计算机要完成,估计得到年底。按照我们的预期,这台计算机的浮点计算将达到三百万亿次每秒。可以广泛用于复杂的数据计算丶核武器的模拟丶天气预测等等。」
说到这里,他骄傲一笑道:「更关键的是,我将编写一个大模型,也就是我曾经跟您提起过的人工智慧。
通过训练大模型,它能辅助我们提高科研效率。
我们比方说,将海量的材料数据喂给大模型,它能帮我们找出,甚至自动生成有可能实现预期数据的材料配方。」
「这怎麽可能!」
技术军官们都瞪大了眼睛,满是不可置信。
虽然他们都不是材料专业的,可也知道想要得到一种新材料需要进行多少次实验,付出多少的人力物力,绝对是个浩大的工程。
现在杨学斌竟然告诉他们,可以让机器自动生成有可能实现预期数据的材料配方,这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当然,他们也不是质疑,而是纯粹的本能反应。
目睹了这个超越时代的超级计算机,以及闻所未闻的人工智慧丶大模型,搞不好还真有可能如杨学斌所说。
他们觉得不可能的东西,不代表杨学斌创造不出来。
再说了。
在李老面前,他们也相信杨学斌不敢瞎说。
也就是说,这极有可能是真的。
李老的震撼,其实一点也不必技术军官们小,但他养气功夫好,可以做到神色从容。
「很好,小杨你们做得很好。」
李老声音也带着激动,他爽朗笑说道:「来都来了,小杨你就带我们在工业区转转。话说这两年来,我也没有来视察一次,倒是我忽视了你们。」
杨学斌笑道:「李老言重了。今天您能来,我们技术人员和工人不知道有多开心。」
接下来,杨学斌带着李老他们在工业区转了圈。
李老等人震撼。
他们真没想到,计算机产业竟然涉及到这麽多的产业链,单是工业区就有相关厂家近一百家,而且每个工厂的生产线都很先进。
如果算上工业区外面的关联工厂,那工厂数将超过千家。
而按杨学斌所说,接下来还要对工业区内的工厂进行自动化改造,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大幅度提高产品的质量。
李老振奋道:「好啊。小杨,你先做自动化改造。如果成功,那就是天大的功劳。我们目前缺少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自动化可以填补这部分的缺陷。」
这一转就是一整天。
直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李老才带着人离开。
……
弯道工程的成就,很快引起了轰动。
哪怕看着数据详细的报告,他们也依旧难以相信,总有种不现实的感觉。
于是接下来一段时间,不断有领导到工业区视察。
当前身体验了操作电脑和上网后,他们对计算机以及网际网路才有了明确的概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