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这合适吗?!(1 / 2)
第102章 这合适吗?!
得知这个消息的张叔叔当时就感觉中了晴天霹雳,他怎麽能是什么小组的主任呢,这起码也得是市里某个坐交椅的才合适吧。
他就一混子,当个教育投资公司的副总都觉得能力欠缺,还让他肩头挑担子了,简直瞎胡闹。
于是他就去教育局的「局座」那里先打听,后胡闹。
「我哪里合适啊,我就没有弄过啥教育帮扶。还定点教育帮扶,啥定点?我不合适的,一窍不通!」
「是教育定点帮扶,重点是教育,不是定点。定点的地方多得是,教育是主要工作,也是核心工作。」
一把手见张正东跟个傻卵一样拎不清,起身摸了一支烟发过去,然后两人就挨边儿坐着聊了起来。
「首先这个事情呢,不是市里牵头的,是省里;其次呢,正东啊,你侄儿捐三百万,外加十二座志愿者服务站,你不去帮忙盯着,那万一被外人弄得打水漂呢?再说了,这里面还是有宣传上的任务嘛,你不为了自己,为了市里,为了教育局,最不济,为了教育投资公司,也该出点力吧?」
「……」
「好!退一万步讲,搞点私心,为了你侄儿,为了新东圩港中学以后的快速发展,你肯定也是希望新东圩港中学的名声要好听吧?你现在还兼任新东圩港中学校长的位置啊!」
「是要做啥宣传?那我也没听张安提起这个啊。」
「废话麽,前几天省里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人才过来了一趟,又不是什麽早就安排好的,凑巧。」
「原来是这样……」
张叔叔嘬了一口烟,点点头,「那我没问题,组织怎样安排我就怎样做,能力不行气力补。」
「也不用太辛苦,毕竟你现在身兼数职,掌握好工作平衡就行。」
其实张叔叔根本听不懂啥叫工作平衡,他在新东圩港中学当校长,那就是个牌子,主要是为了在以前校长同行们面前装逼,尤其是太子港中学的徐兴初,时不时就要开着他那辆一点八升的黑色手动挡普桑去转两圈。
民办教育科的工作……
委实就是个签字加盖章的内容,主要是眼下跟科室对接的项目主体,就是新东圩港中学以及围绕新东圩港中学衍生出来的一堆项目。
哪儿有别的什麽民办教育资本来沙洲市啊。
至于说教育投资公司的副总经理……那也是个摆设,全公司拢共就没几个人。
老总邱建民,上班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一天下来没干啥。
等退休的养老单位,就是这麽的枯燥乏味。
所以张叔叔说是说身兼数职,其实本质上就是个混子。
在外地的兄弟单位眼里,不管是邱建民还是张正东,那简直了,学习榜样丶模范标兵丶改革先锋丶业务能手……
教育投资公司如此红红火火,那不都是一二三把手的带头作用嘛。
火车快不快,全看车头带!
包的。
沙洲市很多部门其实也不知道行情,除了消息灵通之辈,并且还得跟教育局关系不错,才能知道个大概,但也难以窥见全貌,多多少少肯定是以为张正东在其中起到了什麽核心作用。
也就市局里面的人才清楚,四十岁才爆发事业第一春的张正东,那真是二十年如梭哈,全押他那个侄儿身上了。
但有一说一,回报率……太高了!
有多高?
张正东一年走别人十几年的路,而且闹不好明年还得继续少走弯路。
没办法,他侄儿更加逆天,两年半做成过亿规模也就罢了,现在完全就是奔着五亿甚至十亿去的。
市里的头头们很清楚,「张安教育」丶「张安文化」丶「张安传媒」丶「张安食品」丶「张安健康」这几家加起来,算上负债,五亿肯定是超了的,有没有超十亿,那这个不好说。
可就算是五个亿,还是相当的恐怖,这才哪儿到哪儿呢。
四六九八年的「张安教育」发展计划中,就明确了「10+20」的马洲校区建设纲要,跟马洲校区同步的,则是江皋校区。
那麽到时候仅以直接营业收入来算,界河两岸的马洲校区加上江皋校区,将会直接超越沙洲本部校区。
三个校区的总直接营业收入将超过三亿,因为四六九八年的高复班收费还要涨。
这个涨价是直接发通告的,在招收简章上已经明确了会将高复班收费上涨到八万八,中复班涨幅有限,但是中复班有个优势,如果高考冲刺选择来新东圩港中学,那麽价格是读中复班那年的高复班价格。
所以别看现在「小状元系列」卖得无比火爆,可真要说比稳定,那是真不如「状元陪读班」。
张大安筹备的几个「产品项目开发团队」中,「状元陪读班」是最硬最稳的一个IP,比「小状元」的含金量高得多。
毕竟说白了,「小状元系列」是依附在「状元」上的衍生品。
所以,张叔叔的问题就在于,他知道自己的侄儿很强,可是不知道自己的侄儿到底有多强。
而市里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张大安是沙洲市企业家年会的座上宾,尽管他是最年轻的一个,但已经是掌握了核心狗叫权的一份子。
年底一般都是总结会,但也要根据来年发展定调子。
今年年底普遍都是以「人才」为关键词,京城在十月底开了一个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人才培养引进会议,各地也就顺着也这麽开会。
沙洲市的各单位也在树立人才典型。
教育局也不例外。
张正东同志,那肯定就是极为优秀的人才。
这一点民政局也承认的。
文化局丶警察局丶水利局丶工商局……纷纷拍手称赞。
不过到企业家会议的时候,画风就有了点儿变化。
十一月七号立冬,张大安本来是要旁听数学组的大课,最后选择了之后看录像,早上他去度假村参加了沙洲市企业家会议。
流程挺快,先表扬一下本地各行各业的带头人,什麽钢铁冶金丶纺织服装丶五金加工丶机电设备等等等等。
唯一一个文化产业的带头人,就是张大安。
不过,这不是排排坐听家长发言的会议,而是大圆桌会议,能狗叫的都配了一支话筒。
「大家都是为了沙洲的发展,一起做生意,肯定是要追求效益的。有时候呢,也不是说不能讲人文关怀,但是呢,企业在高速发展的时候,还是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在薪资待遇上,最好大家互相之间呢,提前通个气,也好有所准备。张总,你可能年纪小,想法呢,比较美好,但是呢,手底下工人的工资,还是要跟着市场行情走,不能乱来的呀……」
「嗯?」
本来只是喝茶看报画乌龟的张大安,突然一愣:不是哥们儿,这场合……点我?
微微抬头的张大安看了看,见对面有个穿西装打领带梳着大背头的中年人,冲他笑呵呵地点了点头。
视力不错的张大安看了一下牌子,上面写着对方的名字:范文成。
「怎麽个意思?」
张大安参会从来不主动发言,这次突然被人点,他两辈子「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毛病自然就犯了。
「没什麽意思,张总不要太紧张,就是之前张总的食品厂,基本工资定到了一千八,翻了一倍,之前还只是保税区那边有点热闹。现在好了,我们鹿苑这里也晓得了,天天有工人来炒卵蛋,说『张安食品厂』基本工资一千八,还不算奖金丶计件。不像话了呀张总,低调点,大家生意才能继续往下做啊。不然工资都加个八百一千的,一年下来还能有多少利润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