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3章 用时间来换空间(2 / 2)

加入书签

都特麽世界末日了,人都没了,没有那个命花,别说35万,就是给你35个亿也毫无意义。

这时,葛煜又道:「还有一个问题,至少要等10年才能拿到这笔钱的第一部分,等于说在这10年之内,只能领取1300块钱,两口子2600块钱,再加上孩子补贴的部分,那也不够啊。」

陆安闻言,淡定地说道:「放心,这不是问题。国家只要推行金婚补贴计划,10年后才开始兑现,等于是国家的一笔负债,但是债务后置,居民端则可以进行资金前置。」

葛煜顿时一脸困惑的望着他陆安接看说道:「就是你拿看「金婚」补贴资格去找银行质押,国家发个相关文件一次只能质押一个10年期,不能一次500万全部质押出来,利率不能太高,规定3个百分点。」

「那麽第一个10年35万元,按照3个点的利率,他就可以前置26万元现金出来。」

这个操作就是等于把10年后才能到手的钱,置换到现在就能用。

代价就是让银行赚9万利息,十年后需要连本带利给银行35万元,正好就是第一个10

年补贴35万元的钱。

如果两个人结婚没到10年就离婚了,补贴就没有,那麽银行就会对这两口子催债还钱换句话说,只要选择资金前置,那就更不能轻易离婚了。

葛煜稍加一想就意识到陆安这些建议构成的一套组合拳妙极了,真可谓是环环相扣,形成完美闭环。

在头一个10年里,国家实际上没有出一分钱,债务后置10年,先让居民端负债10年。

但并不是说坑老百姓,只要你自己老老实实结婚过日子,不要整出么蛾子来,耐心等到10年后自有国家帮你这笔债务消掉。

如果你自己非要整出么蛾子来,那就得自己承担代价。

而银行端肯定是愿意接受置换的,因为金婚补贴计划,相当于是国家信用在背书。

潜在的风险就是结婚的两口子可能会离婚的问题。

但银行是肯定不会让自己吃亏的,那麽接受置换的群体一定是以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为主。

只要不超过40岁,哪怕到时候他们离婚了,追债的时候也有偿还能力,银行也不用担心会成为不良坏帐。

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那就更不怕了,即便违约,两人各担负13万元债务,打几年工怎麽都能偿还。

但是年龄太大的人,银行大概率不会愿意给他们置换的。

年龄越大意味着风险越大,成为烂帐的概率大。

尤其是60岁以上的夫妻为了能够拿到这个补贴选择技术性离婚再重新复婚,银行也不会给他们置换,因为能不能活到70岁还两说呢。

银行嫌你年龄大风险大,怕你出意外或者活不满10年成为一笔烂帐,过不了他的风控,不给置换。

这就跟国家没半毛钱关系了。

你要骂就骂银行,要麽你就活到10年后拿钱,你要是传奇耐活王,活到50年后500万你都可以拿到。

对于年轻的新婚夫妻,能够置换26万元出来,等于平均每个月多了2166元,这笔钱26万元一次性到手也不担心他们会乱花,因为结婚就意味着家庭责任在肩上了大部分已婚人士都会慎重使用,毕竟这是提前透支了未来十年的补贴。

对于一个底层大众的三口之家,每个月每人1300块钱,如果孩子每月补贴1000块钱,加上2166元,每月月合计5766元,跟现在工厂打螺丝的工资也差不多了。

如果不去挤大城市,回小县城去生活,每个月5000块钱绝对够开销了。

甚至,要是农村户口的话,回农村去生活,自己种点菜丶养点家禽什麽的自己吃,一个月下来的开支3000多块钱也绝对够用了,还能攒下不少钱。

以后肯定会有不少人选择离开大城市,回到乡下安居乐业,过着无压力的慢节奏田园生活,生活质量不比现在北殴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