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8章 进军商业航天的时机已成熟(1 / 2)

加入书签

第120章 进军商业航天的时机已成熟

翌日,农历腊月二十八。

全村喜庆热闹非凡,今天如期开展乔迁仪式感,由陆安亲自进行剪彩,随后鞭炮齐鸣。

走完了仪式流程,每家每户都高高兴兴地正式入住新居所。

忙活完了,陆安也回到了自己的居所。

他在新建住宅区也有一栋宅基地小别墅,规格也是一样的,村里人本想着让陆安的家盖一栋大别墅豪宅,而且大家都没意见,甚至相当支持。

不过这事儿被陆安给否了。

一来是不妥,显得张扬,自身的成就与威望,不需要一套大房子来彰显。

二来是老家这边也就过年的日子会回来,甚至忙的时候都未必会回来过年,自己的生活工作也不在这边。

跟大家一样的规格也显得更亲民。

两人此时在客厅,孟秋颜瞄了眼陆安微笑道:「富贵还乡,光华满林。」

陆安互望了她一眼:「我小时候要没这些村民们帮衬,可能都撑不过七岁。别人富贵不还乡或许有他的理由,但我还乡也有我的理由。」

闻言,孟秋颜赞同地说:「那倒是,你若富贵不还乡,必定落得个白眼狼的坏名声。」

陆安笑道:「花不了几个钱,村里人也都安足,现在这局面就挺好的,很圆满的一段因果。」

孟秋颜若有所思道:「话又说回来,你做的这些是授人以鱼,就做了一半,另一半不做完,未必会一直好下去。」

她说的这些,陆安并不担心。

因为有前世记忆经历的参考,知道村里的人大多数都是得体的,不会给他添乱,而且陆家村的村民大多都很安足,就图一个小康生活,能安居乐业他们就很满足了。

个别村民想给他添乱,其他村民发现苗头就会掐掉。

因为大家清楚能有今天这羡煞十里八乡的小康生活都是陆安没有忘恩,若是村里个别人去给他添乱,导致陆安对村里的感情变淡,那损害的是集体的利益,大家当然不会答应。

乡村又是熟人社会,一旦哪个人在村里成为众矢之的,被所有人排挤,就意味着他没法在村里混下去。

换言之,在乡村熟人社会里是不敢轻易犯众怒的,给陆安添乱导致他对全村心生反感,在全村人的眼里就是犯众怒的一件事。

「我估摸着县里的一把手这次大概率会趁着春节期间来我们村里,让我投资一下家乡。」

陆安思量着自顾自地说,过了一会儿,他看向孟秋颜:「投点儿吧,春节后你在公司产业链上物色一二,找个制造业环节技术含量低丶岗位比较多的来这边县城办个分厂。村里要是有人想找我给他安排个工作,正好去这个厂上班。」

孟秋略作思量点点头:「这倒是个一举两得的办法,既投资了家乡没驳了县一把手的面子,同时也算是给村民授人以渔了,还省心省事。」

旋即看向陆安微笑道:「挺好的,我赞成。」

……

翌日除夕夜。

陆家村放了一场盛大的烟花迎新年,连续放了近半个小时,隔壁几个村的人都在看陆家村的烟花。

可以说,现在的陆家村在这十里八乡的,那可是风光无限。

「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唉……」

隔壁村一个村民远望着陆家村方向正在放的烟花不禁感慨地自言自语,眼里是对陆家村的村民满满的羡慕嫉妒,暗叹为什麽自家村里不能出个陆安。

这十里八乡的人,就没有不羡慕的。

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一套精装修小别墅,还都配置了一辆50万的宝马车,又有一个保障基金,村里的基础设施崭新而完备,现在的陆家村简直比县城里那些别墅小区都好。

村里还处于单身的青年,在这十里八乡都是香饽饽,大把的媒人跑来陆家村说媒,根本不愁找不到媳妇。

到了大年初一,陆安给村里每一户人家送了个一万元的拜年红包。

村里目前不到400户,加起来不到400万元,这个数字对陆安而言跟400块没有区别。

这次陆安没有挨家挨户地去登门送红包了,而是找了几位村民代他把礼送到,代劳的村民肯定不会也不敢从中捞油水,因为红包的额度是固定的,而且全村都知道。

春节假期从除夕算起有七天,不过这次陆安回来打算初三就返程嘉宁。

大年初一过后,到了第二天,县一把手果然亲自来到陆家村拜访,跟陆安预判的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