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章 形变能力设想,那不成变形金刚了?(5000字)(1 / 2)

加入书签

第77章 形变能力设想,那不成变形金刚了?(5000字)

李风庭本以为远程控制武装机器人的延迟可能会到500ping值,结果没想到连400ping都没过就这个延迟数据,绝对超预期的。

因为正常情况下根本用不到1500公里那麽远的距离,战争状态下,操作武装机器人的人类战土并不需要部署在上千公里那麽远。

大后方在距离前线战场100公里以上200公里以内完全足够,寻常火炮射程根本就够不着。

若是求稳,也可以再延长100公里。

让操作员部署在距离前线300公里的大后方,这个距离,敌人想越过前线的武装机器人攻打后方的操作员部队,就只能用飞弹了。

但要实现300公里距离的飞弹突防,敌人打击成本是会蹭蹭增。

而且己方也不可能让控制武装机器人的操作员密集扎堆,一定是分散开来的,操作员在全向运动平台里移动,可以在一个固定位隐蔽起来。

对敌方而言,哪怕是飞弹最终艰难突破300公里内布下的重重防御网,最后都不知道打哪才好,会有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无力感。

按照现在的数据结果来看,如果距离缩短至200公里左右,延迟可能会下降到50ping值。

这个延迟数值,就算是玩家打游戏的体验都是很舒服的ping值区间了。

陆安瞄了眼李风庭说道:「若是有预警机的辅助,或者是用一个比较大型的无人机改装一下,

作为信道中转强化,延迟还能进一步得到优化。」

闻言,李风庭点了点头说道:「真要是在战争状态,肯定不会吝啬几架无人机的辅助。」

比如要是进入巷战,战场环境有很多建筑物阻挡,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无人机盘旋高空提供信号支持。

甚至招募一些技术很高的无人机飞手,控制穿越机在建筑内部快速穿插,进一步增强部队的整体态势感知能力,相当于已方是地图全开跟敌人打。

陆安沉声说道:「不过要想实现1000公里距离远程控制达到50ping值以下,至少需要5G通信技术的支持。当然,在当前的通信技术水平下,在距离上做些妥协,在机器人本身的硬体和软体算法上做些优化,也能达到使用标准。」

关于5G通信技术这个问题,陆安倒也没打算自己去搞。

交给仲兴丶桦为那些通信公司去点亮这个科技树就行了,虽然陆安也能轻松搞定,但他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所有的科技树都自己去点亮。

同时也得让别人有饭吃丶有生存空间,不然睁开眼全都是对手,一个朋友都没有。

李风庭大为满意道:「能取得目前的效果已经非常不错了,解决有无问题,剩下的就慢慢来吧。」

陆安瞅了眼屏幕上的数据,自顾自地说:「远程控制下的命中率稍微有点低了,不过问题不大,有优化方案可以搞定。」

闻言,李风庭好奇道:「哦?」

陆安微笑道:「这个不难,让智能辅助瞄准系统有一个延迟修正即可。」

现在的李风庭对于陆安说能搞定,他是一点都不怀疑了。

这年轻人的技术开发能力实在过于强悍,他说能搞定的技术痛点,目前就没有搞不定的,关键解决技术问题的效率还贼快。

随着本次测试结束,李风庭跟陆安在基地里的一个会议室沟通进一步的事宜。

「陆安同志,军部内最近也在探讨打造纯机械化混编部队的可能性,你开发的武装机器人的火力虽然相较于传统步兵有了成倍提升,但仍处于轻火力范畴。」

「军方的设想是,能不能开发一种具备重火力输出的机械作战单位,也能像武装机器人那样远程控制,让战士在大后方操作。」

「最好还是具备全地形能力,跟武装机器人混编构成纯机械化作战兵团。」

李上校这话,字里行间都在表达对火力不足的焦虑。

显然,看着陆安团队取得如此超预期的进展,军方也更加敢想了,最近就在不断研讨打造纯机械化混合作战兵团的构想和可能性。

李风庭补充道:「此外,还需要一种专长型机械单位,它的定位是后勤医疗,发挥战场医疗兵的作用,当然『医疗』对象是武装机器人,对战场上那些机体结构受损减员的战斗机器人进行快速检修丶快速更换受损部件。」

既然都要打造纯机械化混编作战兵团了,前线就不能有人类战土,全都实现机械化。

那麽医疗机器人也得有,这样前线「受伤」的战斗机器人失去战斗力时,在更换受损部件丶快速修好后,立马就能原地复活再次加入战斗序列。

这就是人类战士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了,人类战士受伤了,很难继续战斗。

轻伤都得十天半个月痊愈,重伤的话就只能送到大后方。

但是机器人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战斗过程中受损部件一换,直接就能原地爬起来再战,

有了专长型的医疗机器兵加入到前线,就意味着机械兵团具备实时战场回收能力,进而转化为更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比如一个武装战斗机器人被重火力轰了个稀碎,彻底不能修复,确认这个武装机器人报废后,

正好后勤补给还没到或者用完了,专长型医疗机器兵可以现场拆解那些未被彻底损毁的部件进行回收,其它武装机器人对应受损部件就可以直接更换使用。

这也是武装机械独有的战场优势,当两个武装机器人,一个彻底报废,另一个只是部分组件损毁,正好报废的那个机器人身上有个部件没有损毁,拆下来换到另一个机器人身上,那麽这个机器人就能继续战斗。

如果是两个人类战土,一个阵亡,另一个重伤失去了一条胳膊一条腿,那可就没法用另一个阵亡的战土身上的骼膊腿给他接上。

也就是说,机器人遇到这种情况还能确保其中一个机器人继续战斗,能保留50%的战力,而两个人类战士出现这种情况就损失全部100%战力。

陆安听到李风庭的设想,想了想沉声说道:「要打造这样一支多兵种的混编机械化兵团,难度不小重,研发工作量也大,我需要好好构思一下,不过技术面的可行性应该是没问题的,就是没那麽快。」

听到陆安说具备可行性,李风庭精神大振。

陆安微笑道:「其实我很早就在考虑,让武装机器人具备机体结构的形变能力,就跟变形金刚一样。」

「比如在战场需要快速支援时,跑肯定是没轮子快。要是具备结构变形能力,人形机器人切换成全地形机车模式,时速到一两百公里,不论是战场突防还是支援,都能带来巨大的增益效果「而且变形成非人形态的武装机械,就可以成为重火力发射平台。」

经典的107火主打一个便宜皮实,有支架可以发射,木有支架也能发射,就算弄丢了发射架,

点根火柴也能发射。

现在部队里的战土,一个人都能背两枚107火,一枚炮弹的重量才18公斤。

而武装人形机器人设计的负重上限265公斤,整个10枚不是问题,还能馀85公斤的负重。

陆安这话让李风庭当场呆,他是真没料到陆安的想法比军方研讨的方案还要狂野。

变形金刚都来了!

正常情况下,李风庭肯定会觉得不靠谱,但一想到陆安团队已经搞出来的武装人形机器人,这玩意放在当代已经是属于划时代的产物,能对敌方陆军形成降维打击一般的优势存在。

没准他真能搞出堪比变形金刚一般的机械化作战单位。

李风庭心中压制着振奋情绪:「陆安同志,你没有在开玩笑吧?真的能够搞出这麽先进的机械化装备?」

闻言,陆安微笑着说道:「我对此颇感兴趣,想试一试,但成不成也不好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