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地之间 湖水尽赤(2 / 2)
正如他昨夜所料,周行逢心有轻视,急于破敌。
得知周行逢想法后,赵德秀挥动令旗。
在赵德秀的指挥下,宋军的舰阵中登时便有数队舰队如离弦之箭冲出舰阵。
铁索相连下,武平军巨舰行动愈发缓慢,先与宋军交战的是武平军斗舰舰队。
两军初一交战,湖面上就响起阵阵喊杀声。
周行逢一直注视着战场中的局势,他敏锐的察觉到,宋军的战斗力与初战那日相比,有着不小的变化。
周行逢心中为这一变化,想出了一合理的解释:
宋军皆禅巨舰相连之势也!
军心不稳,自会影响到战斗力意识到这点后,求胜心切的周行逢,挥动旗语让更多的斗舰加入战场。
见周行逢持续增兵,赵德秀自然不甘示弱,
两军斗舰舰阵,在各自主帅的指挥下,不久后都已大多投入战场中。
而似是忌惮于不断接近的巨舰,赵德秀指挥着宋军舰队且战且退。
宋军稍有退势,周行逢便察觉到。
眼见战局优势正一点点被己方掌握,周行逢哪里舍得让宋军舰队「逃离」?
周行逢连连挥动旗语,让武平军众多斗舰追击咬住宋军,不给他们有喘息的机会。
若能保持这一战局,待后方巨舰赶至后,武平军就能取得今日这一战的胜利。
然求胜心切的周行逢,疏忽了一点。
原本武平军的巨舰舰队,前方有着斗舰防卫。
然现在武平军的斗舰都投入战场,并由于接连追击宋军,与己方的巨舰舰队距离已越来越远。
或许不是周行逢有所疏忽,高居旗舰上的他,足以将战场全面观入眼中。
宋军的斗舰亦全部投入战场,宋军后方唯剩旗舰及走。
赵德秀难不成,还想靠着走袭他无边巨舰舰阵不成?
毗撼树,若赵德秀为之,他定大笑一场。
在周行逢手心正因兴奋,接连出现热汗时,一阵强风吹过,为他带来了些许凉意。
湖面上西北风渐起,带起周行逢并肩长发,遮住了他翘起的嘴角。
数里外的宋军旗舰上,梁延嗣的声音顺风而至:
「王上,是西北风!」
作为老将,梁延嗣对湖面风向的变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
先前梁延嗣为赵德秀画谋时,提起过宋军在水战中有个优势:
时值冬季,洞庭湖风向,大多对宋军有利。
梁延嗣的话,让赵德秀伸出手,感受着湖面上愈发强劲的西北风。
「天意已至!」
在强劲的西北风中,赵德秀的披风被掀得笔直。
身处澎湃天意中,赵德秀抽出腰间佩剑,剑指数里外那面看似可碾压一切的无边舰阵。
随着长剑在空中划出一道冷冽的弧度,下一刻,已蓄势待发多时的十艘走踏浪而出。
走窄身尖首,在浪里如飞鱼穿水,走中的宋军赤膊摇桨,皆报必死之志。
木桨翻飞带起的水花中,混合中浓厚的火油味。
每艘走船舱内都堆满浸透火油的柴薪!
强风卷着浪头拍向巨舰,发出阵阵巨响,在愈发汹涌的风力中,整支舰队依然不受影响,因连环相扣而稳如磐石。
铁锁连环的巨舰阵列,依旧如水上雄城般缓缓前行,甲板上甲士往来如蚁,尚不知灭顶之灾已在风中来袭。
位于旗舰上的周行逢,最先发现远处有数艘走来袭。
这一幕,让周行逢于猎猎战旗下大笑起来。
少量走而已,他笑赵德秀撼树,
走藉助风势,速度飞快,无法阻拦。
待走愈发接近,巨舰上的众多将官,亦发现了他们。
但他们并未示警。
水上交战,走作为侦查船,时常出现于旗舰周围,有何可忧?
纵想阻拦,凭那速度,又如何能做到?
风助船势,不过一灶香功夫,十艘宋军走已冲至巨舰之下。
「点火!」
为首的走躺上,领兵小校发出一声暴喝。
随着小校一声暴喝,船舱内就有士卒以火摺子将舱内陶罐引燃。
待冲到巨舰下方后,走上的死士猛地将陶罐掷出,粗瓷碎裂的脆响里,浓稠的火油泼溅在船舷丶铁链上。
火星一触,瞬间腾起半丈高的烈焰。
更有数艘走直接撞向巨舰船腹,船头柴薪带着熊熊火光穿进船腹木板缝隙中,火焰顺着木身向上疯狂涌去,转眼便冒上帆布。
风助火势,劲风将巨舰上的火苗吹得如走兔般乱窜。
一切发生的太快,周行逢的大笑声甚至还未停歇。
滔天火光,将周行逢的笑声,硬生生掐散在喉咙中。
下一刻,一声凄厉的惊恐声在旗舰响起「救火!救火!」
然此时铁索相连的弊端,正暴露无疑。
大量火焰顺着铁链蔓延。
原本用来固阵的铁锁,这一刻成了最佳的引线,火焰沿着链环不断窜动,不久后便从首舰冲到尾舰。
铁索锁死了武平军的所有退路,
还未过多久,所有巨舰就已在火海中挣扎。
船身爆裂的脆响如鞭炮炸响,舱板被烧得蜷曲变形,铁链受热膨胀,发出诡异的响声,死死咬着相邻的船身。
大量甲板上的武平军士兵一时间成了火人,尖叫声纷纷往水里跳。
有的士卒抱着断裂的桅杆惨叫,后被倒塌的船楼砸进火海。
阴沉的天色,早被无边烈焰撕碎。
数不尽断裂的舰体带着火焰,在风中互相碰撞,碎木与尸体在赤水里浮沉。
风里满是焦糊味与血腥气。
还不过半个时辰,再无半艘舰体能保持完整。
一艘艘巨舰朝着湖底坠去,那片曾如雄城般壮观的舰阵,大多只剩一片漂浮的火海与残骸。
后方的剧变,引起了前方战场的注意。
当正在酣战的武平军,见到后方己方舰阵的惨象后,登时军心大崩,阵型大乱。
而早就得到提前嘱咐的诸宋将,皆接连高声喊起:
「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在高昂的响声中,数万武平军皆纷纷放下手中兵刃,跪伏在斗舰上,哭豪祈降。
在大火刚在巨舰上蔓延时,梁延嗣就激动的连连高声呼叫:
「武平亡矣!武平亡矣!」
执掌水军多年,梁延嗣从未想过,铁索相连下,火焰竟能蔓延的如此凶猛迅速。
而当梁延嗣再度抬目望去后,他发现到这一刻,洞庭湖上已形成一片奇景:
天地之间,湖水尽赤!
眼中的奇景,加上伏牛山一战的战例,让梁延嗣看向赵德秀的目光,多了几分其他色彩:
「善用火攻者,可谓之祝融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