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洞庭血战 行逢妙计(1 / 2)
第127章 洞庭血战 行逢妙计
见呼延赞毫不畏惧,赵德秀忍不住赞道:
「好!」
赞完后,赵德秀剑指远处武平军舰阵说道:
「敌军巨舰林立,虽气势慑人,却不利进退,有失灵活性。
我军以斗舰居多,你可率三千荆南军,多灵活穿插,乱敌舰阵!」
说完战术后,赵德秀又接着说道:
「今日首战,攸关士气,壮士冲阵,孤当擂鼓壮行!」
赵德秀此话一出,呼延赞脸上效死之意愈浓。
当取过赵德秀手中令旗后,呼延赞便头也不回的走下楼船。
而赵德秀并未食言,待呼延赞离开后,他已转身来至最高层的鼓台处。
赵德秀所在的楼船,是为全军旗舰。
一军进退,皆由旗舰出。
当从鼓兵手中接过鼓槌后,赵德秀将目光看向宽阔的湖面。
他脚下是颤动的甲板,眼中是气势非凡的武平舰队。
不多时,呼延赞已凭手中令旗,率领着三十艘斗舰列阵前方。
一艘斗舰一百荆南军,三十艘正好三千人。
见宋军有前锋出列,同样高居于旗舰上的周行逢,令旗一挥,黑压压的武平舰队前方,不久后亦出现一支先锋部队。
前锋对冲,先为试探。
相比于宋军,武平军的先锋部队,多出了几艘巨舰。
有着巨舰相助,周行逢对即将发生的这一场前锋对冲战,充满着信心。
见两方都列阵完毕后,赵德秀举起鼓槌,猛地一挥。
「咚——」
第一声鼓声响亮乍响,像块巨石砸进湖面。
宋军先锋舰队中,呼延赞正站在主舰船头,听见鼓声后,他高举大刀,而后猛地挥向数里外的敌阵。
刹那间,宋军三十艘斗舰如利刃展开,舰上战旗在北风中猎猎作响。
下一刻他的喉间爆发出一阵大喝:「全军冲锋!」
在呼延赞的一声令下,三十艘宋军战舰中的水手迅速划桨,朝着数里外的武平军冲去。
宋军先锋舰队一动,敌军舰队亦朝着前方冲来。
两军先锋舰队,各如两支脱弦利箭般,朝着对方激射而来。
当两军先锋舰队愈发接近时,武平先锋舰队中的数艘巨舰已射出第一波箭。
藉助着居高临下的优势,大量箭簇划破天空,像骤雨般砸向宋军舰板。
「噗噗」声里,已有不少宋军中箭坠水,湖面上响起惨叫声。
看到这一幕后,赵德秀击鼓的速度快了起来。
鼓点越来越密,从沉缓渐变为急促。
迎合着旗舰上的鼓声节奏,整座宋军舰阵中的鼓声都产生变化,响亮的鼓声节奏愈发快,像矫健的马蹄踏在人心上。
全军都知道,是太原王在亲自擂鼓为他们壮行!
在鼓声的激励下,宋军舰船上的惨叫声停息,取而代之的是呼延赞的高声怒吼。
「放箭!」
敌军舰队已进入射程中。
与怒吼同时进行的,还有呼延赞身边小校的旗语。
收到命令后,三十艘斗舰中的宋军弓弩手齐齐起身,须臾之后,一大片箭雨带着尖啸声朝着武平军舰队射去。
大量箭矢射入船帆,武平舰队的帆布顿时被射得像破渔网。
但对方巨舰实在坚固,箭雨只能伤些甲板上的士兵,根本拦不住武平舰阵推进。
眼看着高大的敌军巨舰愈发接近,舰上武平军的喊杀声都能听得真切,前进的宋军舰队中隐隐起了骚动。
宋军先锋舰队中的骚动,被赵德秀所注视到。
赵德秀更看见,呼延赞的主舰被敌军巨舰相逼,巨舰上的武平军已伸出钩镰枪,要勾住宋军的船舷。
「咚!咚!咚!」
这一刻,宋军大阵中的鼓声变得暴烈。
王上亲擂鼓,壮士当舍命,自古皆然。
于阵阵渐显暴烈的鼓声中,主舰上的呼延赞猛地扯开胸甲的系带,身上铁甲「哐当」落水。
呼延赞转过身,面对身后攒动的士兵,突然一把撕开衣襟。
当刀疤纵横的胸膛袒露人前时,宋军们看到了胸膛上布满的墨色纹绣:
心口是「赤心杀贼」四个大字!
往两肋蔓延开的,分别是「报效主上」与「精忠安国」。
甚至连裸露的手臂上,呼延赞都绣着嗜血兽首。
「今日一战,忘死方生!」
呼延赞声如洪钟,震得周围士兵面色涨红,血气喷涌。
呼延赞激励士卒时,武平军的斗舰已冲到近处。
短兵交接,当在此时。
呼延赞说罢,直接举起手中大刀,踩着摇晃的甲板往前一跃,直接跳上敌军甲板。
昔年王彦章裸身冲阵,以求死之举激励士卒,今日呼延赞如何不能?
呼延赞忘死奋战的举动,极大的振奋起宋军士气。
众多宋军没有丝毫犹疑,纷纷跟着呼延赞朝着敌舰上跳去。
登上敌舰后,呼延赞踩着鼓声的节奏往前冲。
呼延赞刚踏上敌舰甲板,就有数名武平军士兵举刀砍来,他不闪不避,手中大刀猛挥,先将两名最前方的武平军直接砍落湖中
在其他武平军愣神的时候,已被随后跳上来的宋军士兵挥刀剁翻。
主舰同袍的骁勇,让整支宋军先锋舰队皆化作饿狼。
斗舰上的宋军,渐渐扭转被动的战局,纷纷主动举起钩镰枪,朝着敌军斗舰勾去。
当勾住敌方斗舰后,数千宋军如潮水般朝着敌舰涌去。
战局发展到这一刻,宋军已将方才被巨舰箭雨压制的憋屈全化作了狠劲。
登上敌舰后,有的宋军用刀猛砍敌军,有的宋军受伤后还抱着敌军往湖里跳.
武平军前锋舰队本以为能凭着巨舰优势吓跨宋军,万万没想到,这一刻宋军都如疯了似的迅猛拼杀。
尤其是那个光着上身丶胸有纹身的宋将在人群里左冲右突,长刀舞得像团白光,转眼间就又砍翻几位士卒。
武平军众多斗舰顿时阵脚大乱。
而居于战场中的数艘巨舰有心帮忙,然由于体型过大,欠缺灵活性。
巨舰上的士卒只能眼睁睁看着,宋军斗舰穿梭在船下,不断地绞杀着己方斗舰上的同袍。
时有箭矢袭扰,根本无甚大用。
两军先锋对战,宋军已渐渐占据优势。
在交战前,赵德秀根据梁延嗣的建议,将四万宋军舰队划分为十二队。
十二队宋军,除去赵德秀亲领的中军人数稍众外,其他每队宋军人数都为3000人。
十一队宋军,皆有一名宋将统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