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章 从嘉色变 庙算灭国(2 / 2)

加入书签

李从嘉从未想到过,赵德秀竟会对他南唐的政局如此了解。

一想到那些恶意一旦成真后,会给自身及国家带来的危害,李从嘉果断的拿起了案上的笔。

文人风骨,有时弯一弯,是为曲线救国。

文采非凡的李从嘉,刷刷几下就写好了一封家书。

接着卢多逊就取过这封家书,递给赵德秀审阅。

见家书中的内容,与自身的要求大差不差,赵德秀满意的点了点头。

将这封家书封蜡完毕后,赵德秀对着李从嘉说道:

「重光可先行下去休息。」

说完这句话后,赵德秀又对着卢多逊嘱咐道:

「寻江南庖厨,为重光做一些家乡风味的菜肴。」

赵德秀的关怀,并未让李从嘉领情。

深感憋屈的李从嘉,早就不想再见赵德秀这张可恶的脸。

哀怨的李从嘉,拂袖从座上起身,就要朝外走去。

心中的哀怨,让李从嘉都忘记了告退礼。

而这时赵德秀似是想起一事:

「秋一字,虽符合当下季节,却难以表达愁思之绵长。

不如用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重光以为如何?」

赵德秀这话一出,李从嘉顿时怔住。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仔细琢磨了这句词后,李从嘉的脸上浮现喜色。

「妙极,妙极!

真是贴切。」

欣喜的李从嘉回身,恭敬的对赵德秀行了告退礼。

这一刻,李从嘉好似忘记了所有不愉快。

这一礼,敬知音。

望着李从嘉醉心诗词的模样,赵德秀心中暗暗道:

「南唐来日有此主,真是大宋之福!」

当李从嘉离开帐内后,已思索出些关窍的潘美,看向赵德秀问道:

「太原王此举,是想让江南精兵都置于我军控制下?」

李从嘉入帐时间并未多久,潘美却能敏锐察觉到关键处,真不愧是宋初名帅。

面对潘美的疑问,赵德秀点头说道:

「然也!」

既然潘美已猜出关键,赵德秀心中筹谋亦不想再隐瞒:

「仲询以为,若我军欲定湖湘,要点在于何处?」

湖湘指的是武平与南平二国。

乍听这话,潘美失神。

淮南一战,不是为平乱吗?

怎麽平乱平着,太原王竟想着灭国了!

与潘美一样感到震惊的还有田重进。

只不过田重进因有潞州的经历,很快就从失神中恢复过来——太原王是这样的。

心中一浮现「灭国」二字,潘美的心神就迅速振奋起来。

尽管湖湘疆域算不上大,但到底是大宋疆外之土。

平乱之功,哪比的上「开疆灭国」?

心神的振奋,让潘美的思绪变得异常敏捷。

「陛下建极之初,南平武平二国,就曾遣使臣服,与我朝定下宗藩关系。

欲伐二国,必先正名义!」

潘美说出了这一战的首要因素。

宗藩关系,给宗主国带来许多权力,然有权力就有义务。

宗主国有着保护藩属国的义务。

在这一义务下,若藩属国无罪,宗主国是不能随意征伐的。

前代不论,就说今朝。

赵匡胤称帝以来,多次在大臣面前表露出,他要扭转五代风气的决心。

五代的风气,本质就是通过动乱,来获得财富丶权力丶乃至于安全感。

这一风气若不扭转,乱世兵戈,就永远不会停歇。

要想扭转这一风气,赵匡胤就要用行动告诉世人:

尊奉王命,亦能得偿所需。

无论是陈桥兵变后的「约法三章」,还是面对叛乱时的宽仁举措,都是这一治国理念下的产物。

这一系列举措,是有着显着效果的。

大宋建立未满一年,中原官吏丶百姓对大宋的认同感正越来越高。

甚至其他地域,都有许多人愿臣服大宋。

例如那本为李重进心腹的翟守珣。

正因这一国策,正逐渐取得良好效果,身为大宋的来日之君,赵德秀决不能去主动打破这一进程。

「藩属无罪,不得伐之。」

可统一之势浩浩荡荡,赵德秀又按捺不住这一使命感。

两相权衡下,汉朝外交中一种惯用手法,要重现在当世了。

「吾已上书陛下,求请陛下向武平丶南平二国派出使者。

来安之败,虽有损我军士气,然并非全无好处。

借来安之败,吾故意营造出叛军势大,我军一时拿之不下的假象。

有此假象,陛下下令让众藩属国率军协战,实合情合理。

若武平丶南平二国,奉诏而不至,伐之罪名即有。」

赵德秀当下具备主宰与南唐外交的权力,可他并无权参与武平丶南平二国外交。

再加上要想开疆拓土,亦先得到赵匡胤的允准。

至于赵匡胤在收到赵德秀的上书后,是否会答应这件事。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可是赵匡胤的名言!

若有胜机,赵匡胤怎会拒绝?

潘美同样觉得,赵匡胤有很大可能会允准赵德秀,他的情绪正变得愈来愈兴奋。

「若我军能出师有名,则讨伐南平丶武平二国,唯一忌惮者就在南唐。」

「李璟早就觊觎二国国土,不然他不会决意迁都洪州。」

洪州是后世的南昌。

全国精锐集结在南昌,图谋湖南之心的确昭然若揭。

「若我军讨伐二平时,李璟贼心顿生,率军来火中取粟,的确是我军大患。

然这一大患,今已不足为虑。

李从嘉在手,李璟势必投鼠忌器。

加之南唐精锐大半至于我军监视下,李璟更难趁乱西袭!」

潘美道出了赵德秀,执意要掌控李从嘉的真正深意。

田重进想不到那麽深,可这不妨碍他越听越兴奋。

「太原王,战吧!」

一区区李重进,哪值得太原王在滁州犹豫顿足。

听完潘美的分析后,赵德秀大笑起来。

虽是在军帐,然今日潘美与他的对话,本质上是对攻伐湖湘一地的庙算。

庙算既毕,赵德秀坚定道:

「来安之败,吾深以为辱。

此辱,非开疆拓土之功不可洗刷!」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