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三章 阵图大师 潘美神伤(月票加更)(1 / 2)

加入书签

第104章 阵图大师 潘美神伤(月票加更)

在赵光义率军南下之前,曹彬与卢多逊就作为大宋的使者,先一步朝着江宁府进发。

江宁别称金陵,就是后世的南京。

之前庙算淮南时,赵匡胤将出使南唐一事交到赵德秀手中。

得到这差事后,赵德秀回王府与众僚属探讨了一番。

在当世,两淮及江南地区,已逐渐成为华夏的经济重心。

自古以来,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尽管目前「先南后北」的战略,还未由赵普正式提出,然朝野的有识之士大都知道:

「欲复燕云,先收江南。」

深知这一点的赵德秀,对此番出使的人选,是经过了一番精挑细选的。

曹彬曾有过出使吴越国的经验,加之他性格持重,由他担任正使再适合不过。

而正使性格沉稳,副使的性格就当以机敏善变为主。

这样一来,卢多逊就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因出使南唐一事,攸关到淮南战局,曹彬与卢多逊连赵德秀的婚宴都没参加,就率着使团乘船朝着江宁府而去。

几番周折后,以曹彬与卢多逊为首的大宋使团,终抵达长江之上。

望着周遭滚滚东逝的长江水,卢多逊对一旁的曹彬说道:

「依向导所言,想来明日一早就能抵达江宁府。

副使应当记得,太原王派你我二人出使的用意何在。」

卢多逊口中称呼的副使,是在指曹彬的擅州副节度使一职。

两人同属一幕府中,私下中互以幕府官职相称,可以表示亲近,

二人在离开开封前,赵德秀自是说过透露过他的用意。

然曹彬初入幕府,往日中表现又过于沉默,对曹彬的才智,卢多逊并未有多少信心。

为以免耽误赵德秀的筹谋,临近江宁府前,卢多逊得再提醒一番。

听到卢多逊的提醒后,曹彬认真的点了点头:

「彬记得。」

在外人面前,曹彬讲话一直颇为简略。

得到了曹彬的肯定答覆后,卢多逊便不再多说什麽。

一夜的时间很快过去,翌日清晨,大宋的使团船队,成功在江宁府外的港口靠岸。

而在岸上,南唐的一众官员早就在等候着。

今日前来迎接大宋使团的南唐官员,以户部尚书韩熙载为首。

在见到曹彬等使臣从船上下来后,韩熙载连迎上前,对着曹彬及卢多逊一拜道:

「下臣韩熙载,拜见上国使臣。」

自李从嘉入住东宫后,深受李从嘉信任的韩熙载,在南唐朝中的地位愈来愈高。

然韩熙载的谦逊,并未引来卢多逊的谅解,

「你既知吾等是大宋使臣,奉大宋天子命出使江南,缘何吴王不亲自外出相迎?」

卢多逊语气锐利,引得韩熙载微微色变。

自淮南惨败后,南唐国主李璟就时常有迁都之念。

近几个月来,李璟时常率三公等重臣在洪州居住,而将朝政大多委托于吴王李从嘉。

李从嘉虽未得太子之名,然已得监国之实,

大宋身为南唐的宗主国,于情于理,李从嘉都该亲迎大宋使臣。

色变不过一会,韩熙载就恢复了冷静。

「吴王殿下,近来偶感风寒,身体不适,还望使者见谅。

臣已在城内备下酒宴,为使者接风洗尘,请使者移步。」

说完后,韩熙载恭敬地对着曹彬与卢多逊再拜。

可韩熙载的恭敬,并不能让曹彬及卢多逊满意。

「淮南血流百里,方数年之事尔!」

曹彬此话一出,卢多逊异,韩熙载等南唐朝臣纷纷脸色大变。

数年前的淮南之战,南唐败的有多惨呢?

那一战打的李璟,都想直接传位给长子了。

曹彬口中所说「血流百里」,虽带了些夸张成分,但实际惨状差不了多远。

才数年时间,南唐朝臣自是不会忘记数年前「几乎亡国」的悲怆气氛。

当韩熙载等人脸色大变时,曹彬接着说道:

「吾为使臣,代天子巡视江南。

贵国吴王亲迎吾等,是尽人臣之节,非可商权。

金陵在望,往返至多一个时辰。

过时不候!」

什麽叫用礼数备注的语气,说出最冰冷的话,这便是。

说完后,曹彬一脸肃穆的拂袖转身,丝毫不给韩熙载半分解释机会。

行为果决,尽显大将风范。

而曹彬「过时不候」四个大字,让韩熙载色变连连。

这一次色变,可没那麽容易恢复了。

韩熙载深知,若一旦让大宋使臣真的负气离去,无异等同向大宋宣战。

先不提在日后的战争中,南唐能不能打的赢。

但早就畏中原如虎的李璟,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都得先将他剐了。

事关自身性命,韩熙载眼见着大宋使臣是拉不住了,只能命人回城急忙请来李从嘉。

李从嘉根本就未生病!

待回到船上后,曹彬对着一旁的卢多逊言道:

「吾等一出使,李从嘉就感染风寒,事有蹊跷。

依我所料,定是李重进遣使者,先吾等一步来到江宁府。

淮南向来为江南屏障,江南或有朝臣建言李从嘉,可趁此机会夺回淮南。

故而李从嘉态度暖味。」

在分析局势时,曹彬的话倒详细不少。

曹彬的话得到了卢多逊的认同。

「若李从嘉一会能前来,就说明南唐国内众臣心向中原者居多。

若李从嘉一会执意不来,则代表南唐反迹已露。」

作出第二点判断时,卢多逊面露担忧。

要是南唐军加入战场,那淮南这一战可就变得棘手了。

时间过得很快,在一个时辰快到之时,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男子,驾着一匹快马赶到了岸上。

见岸上的人皆对那位男子行大礼,意识到那位男子就是李从嘉的曹彬,这才领着卢多逊及一众随从朝岸上走去。

看来南唐国内,不愿与大宋开战的人还是占主流。

意识到这点后,曹彬的心中渐渐有了一个计较。

大宋建隆元年八月初。

大宋东海郡侯赵光义,领着五万禁军一路南下抵达涡口。

涡口是涡水汇入淮水的入水口。

领兵到达涡口,意味着再进一步,五万宋军就将进入淮南地界。

然率军抵达涡口后,赵光义便下令大军在淮水边界上扎营。

中原一直以来就缺作战用的舟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