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虞尔岚赠礼,新的委托!(1 / 2)
第146章 虞尔岚赠礼,新的委托!
「交卷了,没有答完的立刻停笔,否则视为违规处理。」
程野交完卷没有离开,而是等了会李马太,直到六点过五分才走。
两人前脚离开没多久。
墙上的挂锺指向六点半,哈林站起身看了眼时间,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
此时场中已只剩二十多人,基本都是一期丶二期检查官。
其中东人仅七名,剩下的全是西人。
这比例让哈林的脸色微微沉了沉,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东人的检查官多是学院派出身,基础知识扎实,应付这类笔试本就占优。
而西人更重视外勤实战,平日里研究的是检查流程丶野外生存以及...派系站队,此刻在试卷面前,短板暴露无遗。
「哈林,让他们继续答吧。」丁以山忽然推了推老花镜,站起身活动了两下肩膀,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该有的耐心我们还是要有的,检查站考验的是你们的能力,不是故意刁难,放宽心答。」
话音落下。
场中剩下的检查官顿时如释重负,眉眼间的焦躁消散不少,连握笔的手都稳了些。
哈林却愣了愣,早上丁以山还特意嘱咐他严格维护规则,此刻竟主动松口?
随即,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意识到了从内城来回几次以后,丁以山身上的巨大变化。
这是不打算继续放权,想亲自掌控节奏了?
有意思。
哈林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重新坐下后,仿佛什麽都没发生,开始翻阅堆在面前的答卷。
试卷内容繁杂,每位检查官对卫星城建设的理解大相径庭。
工作人员按「热门选址」分类整理,优先送上审核记录。
排行第一的选址让人有些意外,川市西郊废墟,竟得到17位检查官选择。
幸福城正对的是川市南郊方向,西郊位于城市另一端,曾是川市的核心工业区,
当年园区被超凡者重点保护,虽历经岁月,厂房丶仓库的主体结构仍保存完好,甚至部分生产线的核心管路都未被完全破坏。
对检查官而言,这里简直是现成的卫星城骨架,重建难度远低于从零开始。
只是...哈林忍不住摇了摇头要是真这麽简单,幸福城当年为什麽不从西郊开始发展?
为什麽不尝试重建川市?
旧时代的城市大多有个致命弊端,平面铺得太大,立体空间利用率极低。
单是西郊工业区的面积,就比现在的幸福城大十倍。
真建起来,防御如何设置?检查站怎麽布局?怎麽防止感染源渗透?
更关键的是,卫星城的核心是安顿流民,不是让检查官去复刻第二个幸福城。
选择这里的检查官,显然没吃透这层意思,大概率第一轮就要被淘汰。
哈林翻了下选择西郊的名单,顿时眉梢一挑,暗自欣喜。
嘿,17人里面12人都是东人检查官,这些学院派的书呆子答题是快,脑子却像被浆糊给糊住了。
只顾着重建难度低,压根没琢磨过守不守得住。
继续往下翻,排行第二的是靠近工业区的下沙县城,14位检查官将其列为首选。
这里距工业区仅33公里,是比问路县规模更大的市级县。
尽管地表建筑在超凡者大战中损毁严重,但地下管网保存完好,清理后即可投入使用更诱人的是其区位优势,靠近工业区意味着能最快获得材料支持,不少检查官在答卷中直言「要将下沙县城与工业区连为一体」,野心昭然若揭。
然而依旧有很大问题,或者说没有考虑到权力分配。
工业区可是科技派的地盘,副城主亲自坐镇,轮得到一个检查官来纳入管理范围?
真有这心思,工业区自己不会往外扩张?
再者,还是规模问题,铺开摊子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个摊子给守护好。
要是三天两头有感染体钻进来引发混乱,卫星城还要不要存在了?
呆在里面的流民人心惶惶,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选择继续迁徙。
如此一来,幸福城的打算就全部落空了。
他翻到选择下沙县城的名单,刚刚对东人的那点欣喜瞬间变成了怒火。
妈的,这群傻子!!
14个检查官里,有10个都是西人检查官。
为了抢权力连脑子都烧糊涂了?就这麽迫不及待想啃下工业区这块肥肉?
哈林的气息明显沉了下来,坐在旁边的丁以山却看得饶有兴致。
这些年,一来为凝聚信念,二来为掌控检查站各方面的大方向,他早已不过问这类底层事务。
每次只需定下大框架,具体细则便交由哈林监督执行,
如今重新接手这些琐碎,竟让他生出几分回到十多年前的错觉,新鲜又有趣。
翻看着统计记录,选择人数排行第三的是问路县城,共有9名检查官将其列为首选。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此地的检查官构成颇为特殊。
雷虎与唐斯身为执勤站长,受限于职责无法外出包干,只能负责后方物资调配。
但东人剩馀的四位五期检查官丶西人的两位五期检查官,皆将目光投向了这里。
其馀3人也都是四期检查官,不见任何低期检查官选择。
如此多高期检查官扎堆选择,足以印证问路县的非凡价值。
而翻阅各人的具体论述,分析中竟有一处惊人的统一。
这里是衔接幸福城与工业区的核心枢纽,唯有掌控此地,周边区域才能稳步发展。
反之,若问路县城无人问津,即便周边有其他选址被选中,其发展规模也必然受限。
「问路县规模适中,但所需资源投入怕是不亚于一号卫星城,即便两个检查官协同配合,也未必能周全把控县城全局..」
丁以山暗自思,若换作是他,大概率也会从问路县入手。
掌控这处咽喉要道后,幸福城东西两侧便能彻底贯通,届时从工业区到问路县再到幸福城,运输线路将一路畅通无阻。
「要不安排四名检查官,分片管理半边城?」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便被他压了下去。
眉头微燮间,脑子里闪过的全是麻烦,派两人前去尚且要提防东西派系的矛盾滋生,
四人共处,怕是要直接在废墟里上演权力争夺战。
这一点必须提前留意,等深层次评估结果出来,得召集核心成员好好商议一番。
再往下翻阅,选择开始变得五花八门。
这一处丶那一处,多则三五人,少则一两人,大多没什麽特别值得留意的地方。
忽的,丁以山的目光顿住了,落在「大波镇」三个字上。
这里有三人选择,前两位都是三期检查官,他随手便翻了过去,直到看到最后那个名字,眉头几不可察地挑了挑。
这小子,怎麽选了这里?
作为所有备选地点中最靠近水系丶甚至与临江支流直接接壤的镇子,大波镇的水患是明摆着的大麻烦。
带着流民去那里,头一件事就得跟旁边的白水河较劲,
可现在的包干是招募制,流民一听要去水边冒险,能有几人愿意跟看走?
换成那两个三期检查官,丁以山都觉得悬,更别提一个刚入职没多久的见习检查官:
他这麽想着,从堆积的密封牛皮袋里,按侧沿标记找出了程野的答卷。
这些试卷今晚就得送进超算中心,由系统根据内置模型分析可行性,再生成第二轮考题。
若是首轮答卷被超算判定为「不合格」,便会直接筛掉。
不过最终决定权仍在他这个总站长手里,就算程野答得不尽如人意,单凭他是包干计划发起者这重身份,丁以山也打算让他出去试一试,权当人才培养。
只是那样的话,选址就由不得程野做主了,检查站会把他安插在最安全的区域,自由度要大打折扣。
旋开牛皮纸袋背面的棉线封口,里面的答卷沉甸甸的,显然写了不少内容。
丁以山没来由地生出几分期待,脑中不由闪过那天在办公室窗边的场景。
冷风刺骨,年轻人却热火张扬。
「外面有点冷,你们年轻人着的住。」
「好啊,就让我看看你这年轻人身子骨到底有多硬!」
抽出答卷,只一眼,丁以山便忍不住扬了扬眉头。
好工整的卷面。
其他人的答卷,或是有错漏后在旁边涂改,或是临时用括号补加段落,虽不影响阅读,终究显得杂乱。
可程野的答卷,竟乾净得像列印出来的一般,没有任何删改痕迹,连字迹都透着一股沉稳劲,笔锋起落间,看不到半分年轻人的毛躁。
他不由得端正了坐姿,扶了扶老花镜,开始仔细翻阅。
果然,前半部分就异常出彩,由简及深地陈述了选择大波镇的理由,条理清晰地罗列了此地的独特优势与明显劣势。
但这些并未让丁以山感到意外,即便看到程野精准点出水患隐患,他的神色也依旧平静。
能提出包干理论,还敢当面指出他考虑不周的年轻人,显然不能用「见习检查官」的标准来衡量。
甚至直到今天,丁以山也没完全摸透,程野的知识储备究竟深到何种程度,内城给的资料完全就是一坨狗屎。
「明白水患,却还是敢选在这里,要麽是纸上谈兵,盲目自信惯了。」
「要麽就是.」
他加快了翻阅速度,略过中间长的各项建设措施。
那些虽然都是重点,却不是他此刻最关注的。
他迫切想看到的,是程野针对大波镇水患给出的防治方案。
然而翻到这一部分,丁以山只看了几行,神色便猛地变得怪异起来。
视线聚焦处,一行行字迹清晰跃入眼帘:
「大波镇的水患难题,症结不在于单纯的河道疏浚,而在于未能将水系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动能。治理河岸本就是场持久战,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若仅依赖幸福城的拨款,不仅会让治理沦为短期突击式工程,更会拖慢卫星城建设的脚步。」
「根据资料显示,临江及白水河支流有着极为充足的水产资源,具体表现为..:」
「因此,建设大波卫星城的第一要点,就在于对白水河资源的发掘...以渔养水,以水促产,形成『治水→捕鱼→创收→再治水』的良性循环...」
不想着怎麽堵水丶疏河,反倒研究起怎麽捕鱼赚钱?
丁以山看得直乐,嘴角忍不住勾起笑意,果然是年轻人,想法里带着股不一样的闯劲由于石省不产作物,所有食物资源都极度依赖外部进口。
因此大型聚集地寥寥无几,多是依附超级庇护城的中小型聚落。
而无论是奔腾的临江主脉,还是大波镇旁的白水河支流,水里的鱼虾从未被过度捕捞过。
为什麽?
有两个极其现实的原因。
其一,水下的危险远超陆地。
潜伏在河底的变异生物,比陆地上的同类凶猛数倍,水系感染源的诡异程度更是让人防不胜防,连血龙军团内的精锐都不愿轻易涉足临江周边。
更麻烦的是,水系感染源的活动范围极广,今天刚清剿乾净一片水域,明天就可能有新的顺着水流涌来。
除非临江上下游的所有聚集地丶庇护城联合起来每日清剿,但那可能吗?
所以,没人愿意沾水边的烂摊子,哪怕是超凡者也避之不及。
因为一旦接手,就意味着天天要应对新风险,一天松懈,就得担责任。
其二,收益比太低。
无论做什麽事,废土上的人都得算一笔生存帐。
对幸福城而言,与其耗费人力物力去水边捕鱼,不如集中精力扩建工厂丶开采矿产,
用工业品与其他庇护城丶聚集地交易,换来的营养浆原料更稳定。
对中小型聚集地来说,捕鱼的核心目的是填饱肚子,可石省最不缺的就是地下资源。
铁矿丶煤矿丶稀土矿丶特殊矿...超凡诅咒虽然剥夺了植物的特质,可这些特质并没有凭空消失,而是融入到了土地内的其他物质内。
随便挖点什麽,都能轻松换得足够的食物,何必冒着生命风险去水里讨生活?
因此,废土上并非没有渔民,但石省丶幸福城周边却极为罕见。
以至于到了今天,除非特意提及,否则根本没人想到这一茬。
想到这,丁以山拆开另外两份三期检查官的答卷,仔细翻阅起来。
果不其然,两人虽都提及治理水患,却绝口未提捕鱼相关的设想,更没想过从水里「
捞钱」反哺治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