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埋人(1 / 2)

加入书签

第257章 埋人

委以重任,外派出京。

消失于权力中枢,便等同于从人前消失,再令其自杀。

不是被斩杀,现在及以后的功臣内心就不会恐慌。

至于好端端的人,为什麽要自杀,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当今元功家族大多原罪在身,朝廷可以做出许诺,死一人不死全家,令其做出选择。

当然,世间不缺少极端自我,哪怕牺牲整个家族也不愿意牺牲自己的人,那样,朝廷就会告知其族人,死一人保全家,元功家族都是大族,相信会有果决之士出现,为朝廷解决祸患,为家族获得生机。

背中八十刀为自杀,不是朝廷说的,是其族人说的,谁又能说不是呢?

这便是对付有影响力存在的办法,先调虎离山,再借刀杀人。

而朝廷,始终在里面扮演着光彩的角色,我在重用你,你怎麽能说我不好呢?

杀你的,是你自己,是你的族人,与我何干?

墨子墨丶霍光丶陈莫终于见到了丞相老师的「杀人心经」,冷汗瞬间便下来了,太恐怖了。

张汤无表情,想到了主父偃之死,想到了董仲舒走险胶西国,这两位世间大才,深受老丞相借刀杀人之术,一人死了,一人留下了无可弥补的心理创伤。

现在,老丞相又要对开国功臣集团出手了。

初代平阳侯曹参的曹家丶初代安国侯王陵的王家丶初代什邡侯雍齿的雍家……有元功,也有原罪。

在大汉建立中,战功卓着者,曹参功最多,总共打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

俘获诸侯王二人,诸侯国丞相三人,将军六人,郡守丶司马丶军候丶御史各一人。

所以,高祖六年,高皇帝与诸侯剖符为凭,使被分封者的爵位世代相传而不断绝,把平阳县的一万零六百三十户封给曹参作为食邑,封号叫平阳侯。

孝惠帝二年,萧何死,曹参继为大汉丞相,一切皆遵萧何之法而无所变更,留下了「萧规曹随」的佳话。

然而,美谈的背后,是曹参继相的三年里,大汉开国功臣集团和宗室藩王集团的势力疯狂膨胀,这在多年以后,引发了一场政变,灭吕安刘。

彻底成长起来的元功家族和宗室藩王,大汉用了四代君主,花了六十多年的时间,才削弱了两个权力集团。

而安国侯王陵呢,高皇帝刘邦曾奉其为大兄,在秦末乱世,高皇帝在沛县起兵,王陵此时同样起兵,以厩将身份另率部队向北平定东郡的魏国旧地,又往西进军去平定南阳郡。

受封为楚国武安侯的高皇帝也率兵西进,所经过的城邑没有不降服的,高皇帝到了丹水,高武侯鳃丶王陵此时也逼降秦国南郡的西陵县。

在王陵和高皇帝的部队攻入南阳郡后,阳武县人张苍因为犯法差点被斩首,被王陵救下。

两军抵达霸上,高皇帝进入咸阳时,王陵却不肯从属高皇帝,自己聚集党羽几千人,割据南阳郡。

直到王陵之母为霸王项羽烹杀,王陵才真正投靠了高皇帝。

这便是高皇帝在统计功臣功劳时,按王陵在丰邑以「客从之」,最终王陵深厚的资历仅位列大汉初定十八侯的第十二位的原因。

原罪,不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