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三章 三圣(2 / 2)

加入书签

这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汉景帝忘记存档,另一种是汉景帝故意没有存档。

这麽重大的遗诏,如果说汉景帝忘记存档,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如果说汉景帝故意没有存档,就是汉景帝挖了个坑在等看理葬窦婴和窦氏全族。

总之,老刘家的诏书,除了颁布天下的那种,其他的就不能信。

尤其是密诏。

这不是公孙弘的免死金牌,反而是公孙家的催命符。

陛下想让他勘破荣辱,却连基本的诚意都没有,本朝陛下,真的是太没有礼貌了。

公孙弘的脸平静如水,「博士,夜深了。」

董仲舒被请出了相府。

就在董仲舒失望走回绍车时,却见到了意想不到的人,顿时露出了喜意,来人道:「小子见过博士!」

一月孟春,冰雪融化,春水浩荡,渭水河道宽阔异常,泛蓝的波涛中隐隐可见晶莹洁白的浮冰。

中丶外两朝官吏再三劝进卫氏皇后临朝称制,卫子夫再三辞让不成,正式代理国政,移居长乐宫。

自此,未央宫丶长乐宫丶太子宫,三宫并立,三圣临朝。

只是,皇帝不在未央宫,太子储君的太子宫更是未建,作为帝国权力中枢,真正行驶监国事宜的,是卫后子夫。

当消息传出,这一年整个帝国上下臣民惶惶不安的情绪,忽然消散了许多。

原本在皇帝丶太子之间摇摆的公卿丶列侯丶宗室大臣纷纷转向了卫后。

不少朝臣隐约觉得很熟悉,就像当初大司马卫青功高,陛下扶起姚校尉霍去病一样,大批朝臣成为了皇后宫卿。

军中变动,终究影响有限,整个朝廷的变动,影响就很广大了。

卫氏外戚,正式进入天下人的视野中,尤其是卫子夫丶卫青的长姐卫君孺的夫家,当朝九卿之一的太仆公孙贺,及子公孙敬声,在朝野中尤为活跃。

在长乐宫的宣德殿中,卫子夫首次临朝,举办了廷议。

也颁布了她的第一条政令,算和告。

何谓「」,在本朝常常用线绳把一千枚铜钱串成一串,一千钱称为一。

算,就是以算为单位徵收财产税,而针对的对象是无论有无市籍的全体商人,政令要求他们自己估算经营性成本,统一换算成钱,其中商人每两千钱需要缴税一算,一算是一百二十钱,税数零点六成。

但在此前,太子储君的新政令中的车船税,就已经让商税达到了利润的三成,如此一来,巨商大贾的实际商税,就来到了三点六成,真正超过了三分之一。

而太子储君撤销小民小商的车船税,又以这种方式回来了。

甚至为了防止商人群体一致的虚与委蛇,隐匿财产,不如实上报,附上了告。

如果商人财产不上报,或不如实上报的,罚成边一岁,并没收所有经营成本,同时鼓励民间互相举报,举报成功,可以分到被没收财产的一半。

刘据在得知皇后政令时,立刻就意识到,这个政令不是出自母亲。

这必然与姨夫公孙贺父子有关,以及,甘泉宫的父皇有关。

父皇通过公孙贺父子影响了母亲,在继续对穷苦百姓可持续的竭泽而渔。

大多数时候,纵容举报都是一种懒政,也是一种极其罪恶的制度,这是将朝廷的责任和义务转移给了无关的百姓。

而更关键的是,这会成为政治斗争的手段,通过释放人性之恶,在人与人之间塑造出本不存在的敌对关系,从而把每个人都变成一个监视者。

算,本来是针对商贾丶放贷者的手段,但刘据丝毫不怀疑这会变成针对几乎所有家庭的财产手段。

既然举报有利可图,凡是有点家产的,都会被人惦记上,而地方官府在得到举报后,有心算无心下,哪里还会在乎被告者的身份,先把钱抄了再说。

算丶告所得的钱,既不归少府,也不归治粟内史署,归入了长乐少府,即皇后的少府。

主持算的,是个名为义纵的酷吏,就是女太医义的兄弟,当初义有幸于王太后,在王太后推荐下,出任中郎,外放上党郡的县令,治政严酷,政绩优异,历任长陵县令丶长安县令丶河内都尉丶南阳太守,依法办事,不避权贵,娴于杀戮,严厉打击豪强地主。

迁定襄郡太守,一日处死四百馀人,天下皆知,百姓不寒而栗,累迁左冯翊。

此人,代替了酷吏周阳由的位置,为父皇所用。

主持告的,正是公孙贺丶公孙敬声父子。

随着母亲临朝称制,长安城的朝廷,出现了重大变动,但刘据却预见到了姨夫公孙贺丶表兄公孙敬声的结局。

告,凡涉及「告」字,便是权力,而背后,是数之不尽的钱财。

财物丶田地丶宅邸丶奴婢—.总有能让姨夫丶表兄动心的。

一旦动心,死期随之而至。

「让丞相府告天下郡县,告之事,要止于商贾,不能牵连其他。」

刘据为皇后政令划了条线,「另外,给予我那姨夫一个体面。」

刘据是个顾念亲谊的人,也是个护子的人,但不是什么子都护。

大姨夫公孙贺北地郡义渠人,祖先是胡人,他的父亲公孙浑邪于孝景帝时期担任典属国丶陇西太守之职。

孝景帝前元三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公孙浑邪参与平叛并建有功勋,在孝景帝前元六年四月,

孝景帝封赏击吴楚有功者五人,公孙浑邪被封为平曲侯。

孝景帝七年四月,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其后,年少的公孙贺因多次从军有功且为平曲侯子之故选为太子舍人。

从那时起,大姨夫就深受父皇信任,官至太仆,数日得赏累计千金之多,严格意义上说,属于帝党。

在之前的天家父子之争中,公孙贺父子表现得十分含糊,刘据没有计较,

现在看来,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与其等着公孙贺丶公孙敬声父子惹下大祸,被父皇借题发挥,刘据要先解决掉这些所谓的「卫氏外戚」。

在刘据眼中,卫氏外戚就两人,舅舅卫青丶大兄霍去病,其他的,安分守己还则罢了,不安本分,与庶民同罪。

「是。」张汤作为丞相府使者来到北军见驾,恭声领命道。

算令丶告令,他本来是不在乎的,但公孙贺丶公孙敬声父子在朝廷中的上下跳,他却非常不高兴,这麽长时间以来,谁不知道廷议是他张汤的主场?

哪怕是陛下姐夫丶上君大姨夫,也不能抢了他的风头。

上君,那些去往地方主持告使者该当如何?

「吩咐诸郡县,那些人胆敢举商人以外诬告丶攀咬之事,一律抓了。」

「是,上君。」

张汤欣然领命,犹豫了一下,「上君,朝野渐生春风,陛下有意将平阳公主下嫁大司马,有意将诸邑公主下嫁—嫁冠军侯,亲上作亲。」

一瞬之间,张汤惊觉上君的气势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