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印钱(2 / 2)
刘据点点头,说道:「嗯。请舅舅再帮我个忙。」
「什麽?」
「联络一些长安城的织作坊。」
……
这里也许能算是大汉朝最大的丝绸织造作坊了。
一眼望去,一丈宽的束综提花机,横着就排了六架,中间还有一条能供两个人并排的通道,沿着通道走到底,一排排过去竟排着二十行织机。
每架织机都在织着丝帛,机织声此起彼伏。
挽花工坐在花楼上,织工坐在布机前,与挽花工配合投梭,上拉一束,下投一梭,配合默契。
有谚曰:「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门市」。
在刘据看来,这些有利的谋生手段都不如——印钱。
当然,刘据没有金山丶银矿丶铜矿,更没有铸币权,直接上模具印钱是做不到的。
但在时下,却还有一种「货币」。
丝绸。
总称缯或帛。
金银细软中的细软。
缯或帛的品种很多,按照制作原料及染织技法的不同,可分为锦丶绫丶绮丶罗丶谷丶纱丶缣丶缟丶纨丶紬丶缦丶綮丶素丶练丶绢丶织成等名目。
现世六大丝帛,从次到好,分为绢丶纱丶罗丶绮丶锦丶绣。
绢丶纱丶罗丶绮,几千岁不改,以前如此,现在如此,以后也如此,不必多说,而最贵者锦丶绣不同。
绣以较好的细绢或罗丶绮作地,加之以彩丝刺成花纹,「信期绣」丶「长寿绣」丶「乘云绣」,三绣名满世界,天生便比织锦更加名贵。
而大汉织物的最高水平是彩锦,彩锦中的精品名叫起毛锦,亦称「绒圈锦」。
提花起绒,锦花层次分明,绒圈大小交替,纹样立体,外观极为华丽。
这座织造作坊,便是绒圈锦作坊。
一匹四丈长的丝绸,曾经卖到过八万钱。
一个身着蓝色粗布长褂,脚蹬平底黑色布鞋的商人模样却又透着儒雅的人正微笑着陪着卫青丶刘据在通道中边走边看。
「卓商。」
刘据想到一种安装在滑槽里带有小轮,可以极快地来回穿行的工具,望向陪着他们的那个商人,「这座作坊,开个价吧?」
那个被称为卓商的,听皇太子问他,愣了愣道:「殿下,这一天十二个时辰,以两班织,一张机每天能织六尺,天天这样织,一年能织六千匹丝绸,不瞒您说,也是几百万钱的进帐,如果是旁人,一只会下蛋的金鸡,我是绝对不会卖的,但是您,一千万钱如何?
另外,我家主人有项委托,想请殿下接受,而佣金,是这些织娘的身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