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7章 223妥妥的误解(三更万字到!)(1 / 2)

加入书签

第227章 223.妥妥的误解(三更万字到!)

韩帼英神色认真,但徐永生没有感受到恶意。

「谢韩司业教导。」徐永生先谢过对方提醒,然后一如既往正色答道:「学生只是始终坚信,昔年事,常杰他们蒙受不白之冤。」

韩帼英:「就算你想要帮助他们,这样的态度,反而做不了什麽。」

徐永生:「韩司业说的是,学生亦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觉得该当有人始终表明态度,提醒世人,以免谎言不断重复之下,令不明真相的后来者误解,信以为真。

诚如您所言,这可能帮不上拓跋锋丶常杰他们什麽忙,好在他们本人艺业和运气都上佳,目前仍然吉人天相。」

韩帼英微微摇头:「既然道理你都明白,我便不多言了,你多多自省吧。」

徐永生:「谢韩司业关照看顾。」

韩帼英问起另一事:「你这趟去汝州,林兄可好?」

徐永生:「林先生回故里居住,一切尚好。」

韩帼英徐徐问道:「他侄女,我记得名字是唤作林书华,身体如何了?」

徐永生坦然答道:「已经无大碍,只是从前八品武者的底子被耽误了,如今为了强身健体,又重新拾起来。」

韩帼英:「这麽说,她此前在汝州乡间重阳日的时候主持酒礼,确实是为了第二组『礼』之编钟的相关历练?」

相关消息,不可能一点风声都不走漏,徐永生此时以坦白答道:「确有此事。」

韩帼英微微颔首:「林家侄女,我有耳闻,早年也有才女之名,幼年时得其父开蒙,但其父母又早亡,她本人也病患缠身。

如今她康复痊愈,自然再好不过,而且已经有了八品的底子,可有想过入读学宫?

林氏虽然是书香门第,但掌握的晋升法仪应该有限,且可能有些弊端,她还年轻,入学宫就读可能有更长远前途。」

徐永生言道:「此事当由林先生和林姑娘定夺,学生这次在汝州时,确也曾问过此事。

林姑娘可能是因为多年来自己一直独处惯了,再入学宫,唯恐不适,也不想受人指点议论。

林先生的意思,是顺着林姑娘自己的想法。」

韩帼英:「倒也确实是林兄素来作风,既如此,那此事就此作罢。」

她没有继续多谈,转而说道:「如今还是授衣假期间,不过你久不在学宫,各方面难免生疏,接下来几天就不要歇着了,抓紧熟悉一下情况。」

徐永生当即应诺。

他离开东都足有半年,很多事情确实需要熟悉了解。

翻阅过卷宗之后,他再去见四门学博士王阐。

「回来路上走运,得到这件灵宝,想来正合适博士你。」徐永生将一个锦盒推到王阐面前。

王阐打开盒盖后,扬了扬眉毛:「潮汐石,这可当真是贵重东西。」

他重新盖上锦盒,没有收下,反而将锦盒推回徐永生面前:

「知道你的习惯,距离修第五层『信』恐怕还很遥远,但即便你自己不用,也可用来交换其他能派上用场的宝物。」

徐永生微笑摇头:「自我入学以来,便得王博士你诸多关照,就算不提过往,就权且当做我跟你交易了,潮汐石先给你,如果你将来遇上我合用的东西,帮我留意便好。」

王阐闻言笑道:「你要这麽说,我再推拒,未免矫情,既如此,容我先占你回便宜。」

徐永生做了个请的手势。

他其实心中有些遗憾。

自己得到五品晋升四品的民间儒家典仪,终究还是晚了些。

在这之前,王阐已经通过朝廷学宫的典仪先跨出那一步。

可惜此前他也没有十足把握能得到相应民间典仪。

王阐虽然年轻,但其本人先前已经空等数年,让他继续空等的话,徐永生实在说不出口。

「奚骥,还有崇玄学那边的沈觅觅,这趟从南边回来后,都顺利晋升七品了。」王阐这时继续说道。

他看着徐永生,不禁打趣道:「奚骥还惦记着你的天麒正行呢,一直在等你回来。」

徐永生闻言亦莞尔。

因为第一方「信」之印章严格要求守信保密一年的缘故,所以奚骥虽然去年就已经八品境界两层儒家三才阁全满,但今年一月时候,他没能晋升七品境界。

一直等了半年多时间,都从岭南返回东都了,方才守约期满,终于得以参加学宫八品晋升七品的儒家典仪。

沈觅觅比他稍早,其实是在岭南期间完成所有准备工作。

于是在返回河洛东都后,也成功晋升道家七品境界。

至于宁山,本就是七品的他,相关修行一直稳稳当当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他此行前往岭南,除了增长见闻并带回一些明信石和相关奖励外,便是因为岭南邕州之乱,成功完成自己第二把「义」之古剑的历练,救人于水火危难之间。

得知徐永生回来,宁山丶奚骥自然高兴不已,连沈觅觅都跟着一起来凑热闹。

崇玄学之外,她最熟悉也最佩服的学宫讲师,便是这位四门学的徐助教。

很多时候,她甚至感觉对方比崇玄学的道长们还来的妥帖。

「老师,想要修习您的天麒正行,五相五常方面有什麽要求麽?」奚骥双眼放光,迫不及待。

徐永生微笑看着对方:「同你过往选择,有些许矛盾之处,如果你当真想要尽早修行这门绝学,那就需要提前多选择一些五常之信了。」

奚骥:「倒也无妨。」

他素来主义辅仁。

馀下的「礼」丶「智」丶「信」三样,相对来说他更偏向五常之智。

然后才是五常之信,最后是五常之礼。

但奚骥也听徐永生丶王阐讲过,到了五品境界时,五相五常每一相都至少要有两层。

既然如此,稍微早点学,也没什麽打紧……

虽然眼下还是个白板七品,但向来自信的奚骥完全不怀疑自己可以修成武魁境界。

然而接下来就听徐永生说道:「五常之信,至少要三层,五常之仁也需要三层,不影响你之前的习惯,但除之外,『义』丶『礼』丶『智』也都需要两层。」

「呃……」奚骥大致盘算一下后,顿时说话卡壳。

他盘算后发现,如果自己想要在六品武魁境界就尽早学会这一招,那他从现在七品开始就不能继续修持「义」之古剑,转而更多选择「礼」丶「智」丶「信」三相,这样才能在刚好正六品四层三才阁全满的情况下达标。

后续直接影响是,他五品境界时最多才只能有三把「义」之古剑。

如果他肯等一等,等到五品境界再考虑修炼这门天麒正行,倒是可以继续优先选择五常之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