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5(1 / 2)

加入书签

都是冒险。"

她站起身,走到那筐荔枝前,拿起一颗轻轻摩挲。"这荔枝皮薄肉厚,看似鲜美,却不知核里是甜是苦。"她忽然用力,将荔枝捏得汁水四溅,"就像这朝堂之争,表面风光,内里凶险。"

贾政看着母亲手上的荔枝汁液,红得刺目,如同鲜血。

"政儿,"史太君声音低沉,"你立刻出去打探消息,看朝中风向如何。记住,不要轻举妄动,不要与任何一方走得太近。"

贾政重重叩首,"儿子明白。"

"还有,"史太君叫住正要退下的儿子,"告诉琏儿,近日收敛些,别再出去惹是生非。咱们府上,再也经不起任何风波了。"

贾政连连称是,匆匆退出厅去。

史太君独自站在厅中,看*着那筐鲜红的荔枝,忽然觉得头晕目眩。她扶住桌角,喃喃自语:"老国公啊,你在天有灵,保佑贾家度过此劫吧。"

窗外,一阵风吹过,满园花枝乱颤,如同这风云变幻的朝局,无人能料明日命运。

第177章

荣国府的花厅内,檀香袅袅,史太君端坐在上首的紫檀木雕花椅上,手中捻着一串沉香木佛珠。窗外春光明媚,厅内却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息。

"今日叫你们来,是有件大事要说。"史太君的声音不高,却让厅内众人立刻屏息凝神。她目光扫过在座的贾赦、贾政、邢氏、王氏、贾琏夫妇,最后落在站在一旁的迎春和探春身上。

"如今朝中局势,想必你们也都清楚。四皇子雍王和八皇子景王,是最有望继承大统的两位皇子。"史太君缓缓道,"我思虑再三,决定将迎春送入雍王府,探春送入景王府。"

厅内一片寂静,连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迎春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帕子;探春则微微抬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贾赦最先反应过来,脸上堆满笑容:"老太太英明!雍王府规矩森严,迎春性子温顺,最是合适不过。"他说着瞥了一眼站在角落的迎春,眼中没有丝毫父女之情,只有算计的光芒。

大太太邢氏站在贾赦身后,嘴唇动了动,终究没敢出声。她在这府里向来没有说话的份儿,大老爷决定了的事,她连质疑的资格都没有。

王熙凤眼珠一转,立刻笑着附和:"老祖宗这主意真是妙极了!咱们府里若能出个娘娘,那可是天大的福分。"她扯了扯贾琏的袖子,贾琏也连忙点头称是。

贾政眉头微皱,似在思索。他身旁的二太太王氏却已经按捺不住,尖声道:"老太太,这恐怕不妥吧?探春不过是个庶女,如何配得上景王府?"

她这话一出,厅内气氛顿时凝固。探春脸色一白,手指掐进了掌心。

"哦?"史太君眯起眼睛,"那你觉得谁更合适?"

王氏没注意到史太君语气中的冷意,自顾自地说:"景王府来往的都是达官显贵,探春从小在府里长大,没见过世面,万一说错话做错事,岂不是连累我们整个荣国府?"

她说着瞥了探春一眼,眼中满是轻蔑:"要我说,这府里只有元春才配入王府。元春是嫡女,知书达理,配得上景王府的门第。"

贾政原本想训斥妻子,可听了这话也不由犹豫起来。他看向探春,这庶女确实聪慧过人,但毕竟身份低微...

"糊涂!"史太君突然一拍桌子,佛珠重重落在案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元春已经嫁人,难道要让她一女侍二夫不成?"

王氏被喝得一愣,脸色涨红:"可是探春她..."

"探春怎么了?"史太君冷冷打断,"探春是我一手调教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待人接物更是得体。景王圆滑世故,正需要探春这样的聪明人在身边。"

她目光如炬,环视众人:"天下哪有不带风险的事情?就因为怕连累,就要放弃这大好的机会?你们可知道,现在多少世家大族都在往各位王爷府里送人?"

贾赦连忙道:"老太太说得极是。迎春能入雍王府,是她的福气。"他说着,又意味深长地看了迎春一眼:若她能得宠,大房也跟着沾光;若不成,不过是个庶女,舍了也就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