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9(1 / 2)
。
没待襄宁长公主走近,夏守忠便很是激动的迎了上去,“长公主殿下,您可算是来了,陛下已经半天没进过一滴水了,奴才劝不动,只能期盼着您能来劝一劝陛下。”边说还边抹了把脸,很是羞愧。
得知夏守忠对隆兴帝的忠心,襄宁长公主很是欣慰,张口便嘉奖了他的忠心,“夏公公一片忠心,本宫自是知道的,待本宫见了皇兄,可是得好生嘉奖你。”
夏守忠眼角微眯,整个人透着一丝喜意,嘴上却还颇为谦逊,“长公主殿下可是折煞老奴了,陛下信任奴才,奴才没什么大本事,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陛下隆恩。”
襄宁长公主抬手制止了夏守忠的一再谦逊,上前敲了敲门,没等回应,径直推门而入,一路朝着殿内走去。
听见脚步声,隆兴帝以为是夏守忠又来劝自己,很是不耐烦的斥道:“朕不是说过,不要来打扰朕嘛!朕只是想清净一会儿,莫不是朕的话已经不管用了!”
“夏守忠,给朕滚出去,莫要再来打扰朕!”隆兴帝看都不看,一甩袖子直接赶人。
许是没听见动静,隆兴帝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转过身来一看,襄宁长公主正泪水盈盈的看着他,着实让隆兴帝一惊。赶忙上前劝慰妹妹,“襄宁,怎么是你来了也没人通报一声,快坐下,歇一歇,太医说了,你可不能再受刺激了。”见着襄宁长公主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隆兴帝才缓缓松懈下来,“襄宁啊,如今在世上,同朕最亲近的也就只有你了,你可千万要保重,朕实在承受不起了。”隆兴帝想起了身边诸多已逝的亲友,语气哀伤且发自肺腑的感叹。
这一番话倒是让襄宁长公主瞬问暖了心,看着隆兴帝愈发苍白的双鬓,襄宁长公主眼中也闪过一丝不忍。是啊,兄长已经失去了父母,就连妻子和嫡子都先他而去,不同于自幼养于隆兴帝身旁的太子,其他皇子公主更为亲近他们的母妃,除了自己与皇兄一母同胞外,这世上再也没有血缘更亲近的存在了。
心痛的抽了抽,强压下心头的酸涩,忍不住劝慰起来:“皇兄,襄宁知道你心中难过,母后去世,我亦悲痛万分。只是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皇兄是一国之君,肩上承担着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还请皇兄多保重身体,万望以身体为重,才能不辜负祖宗的期望啊!”
隆兴帝从缅怀与悲伤中被唤醒,他自是知晓自己不该沉浸其中,只是一脚踏了进去,便险些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好在还有襄宁,朕的妹妹,“朕当与你共勉,襄宁,你也多保重,照顾好自己吧,莫要让朕再失去至亲了。朕……着实承受不起了~”
“皇兄……”襄宁长公主声音沙哑哽咽的唤了一句,中问饱含着各种情绪杂糅在一起,终只换来一声长叹,将所有岁月掩埋。
这对大乾最尊贵的兄妹,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傍晚,在暗淡清冷的大殿内,相互扶持,相互鼓励,渡过了最悲痛最难熬的一段时光。
第112章
太后的棺椁在停灵七天后,终是葬入了皇陵,一众妃嫔与皇孙哭的不能自已,恨不得一同去了,不过只是面上如此表现,至于众人心中是何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偶尔抬头,还能在朝臣与命妇中间,看见宁国公府几位老爷哭红了眼睛,甚至顾不得形象,痛哭流涕。
想来也能理解,襄宁长公主极为受宠,贾攸兄弟几人打小是在宫里长大的,与太后自然亲近。如今太后的崩逝,在他们心里不亚于晴天霹雳,一时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这般模样也是情理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