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9(1 / 2)

加入书签

”四字。

瞎了一只眼的亲兵打开包袱,热泪盈眶,“将军的遗物都在这里了。请赵……将军过目。”

他本要送去中帐,但大将命他就近送到马鬃山,纵然不解,也不敢违背军令。

赵彗之面色沉重,双手接过金印小心收在衣襟内,“有劳了。你且下去歇息。”

亲兵是个身长九尺的汉子,此时却不住地抹眼泪,哑声道:

“将军的仇,我要替他报了!一日不报,不敢安睡!”

赵彗之:“好,你先养伤,以后跟着我……对了,二哥他定的棺椁,在张掖哪家棺材铺?”

他忽然想起上次、也是兄弟俩唯一一次见面的时候,兄长提过两句。

临行前,傅润犹豫半晌,已告诉他傅瑛多半是徐氏与李少臣苟合所生,让他不必有顾忌。

赵彗之看向桌面的地图,思忖回去时能否再次经过张掖。

亲兵一愣,“棺材?哦,张掖是有两家棺材铺,将军只为我们定做棺材,他……是没有的。”

赵彗之沉默,拿起挂在架子上的长刀,闷声道:“战死沙场,光荣至极。”

“你、您怎么知道将军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的?将军嘴巴虽坏,人很厚道,我若替他死——”

“他是我二哥。我当知道。”赵彗之仿照父亲的方式拍了拍亲兵紧绷的肩膀,“将来拿住狗国女王,由你处刑。”

守在帐篷外的士兵毕恭毕敬朝他行礼,高声喊:“赵将军!”

赵彗之才指挥营内十万骑兵与鞑靼打了一仗,接连收复关口三座重要城池,大营士气剧增。

见他拿着那把永远血淋淋的刀出来,人人都笑。

谁先起了个头,哼着古往今来壮阔激昂的歌行,整座军营渐渐响起慷慨之歌。

寒风凛冽,春节将至,无人不思故乡。

但把鞑靼剿灭,边疆再无兵祸,到时西北又该是何等繁荣景象!

--------------------

下一章周三更。罐罐茶,大概是一种用罐子喝的茶,听说甘肃那边老人很喜欢喝茶。

【《国朝新语》万卷楼钞本】将军赵欃枪,生于寒微,而有不世之功,得封万户。今上怜之,数赐御膳御酒,常对坐而谈国史。太祖开国以来,大将军之职,八人而已,将军其一也;而位列正一品上柱国者,唯赵起俞与将军。今上信任赵氏之深,略可知矣。

第九十八章 二月

汉人会种粮食,又节俭,吃一半留一半是基本,哪怕因此年年吃陈粮坏谷。

哪怕是土地贫瘠如沙漠的地方,只要有城镇有人烟,总有粮仓和牛羊。

这就是曾经入主中原、后又被驱逐到关外的鞑靼人对关内的最朴素的想象。

他们知道,随着广州至渤海的海运航线的开拓与南京造船厂数万艘海船的建造,南蛮子田地(江南)数不清的米、糯、粟运到了北方,这些粮食,汉人是永远吃不完的,而他们没的吃。

这公平吗?

绝不公平!——每个挨过饿的鞑靼人都会这么回答。

且战且走,以战养战。

同伴的死激发出每一个鞑靼勇士心底的仇恨以及超人的力量。

半年缠斗,尽管损失惨重,但最寒冷的冬天也相对平安地度过了。

再过十天就是汉人的春节,相隔数百里,深吸一口气,能从扑鼻的血腥中捕捉到面食的香气。

负责守护汗王金穹帐的怯薛(禁军)动了动嘴唇,忍耐饥饿听帐篷里的人吃肉喝酒。

鞑靼汗王吃得满面通红,胡须上湿漉漉滴淌酒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