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1 / 2)

加入书签

了。”

光听林杏月这么一说,林金兰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不相信的问了两遍,“你可别唬我,咱家可没这些东西。”

“待会儿我要去街上买去,你是我姐姐,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再说你才和娘吵了架,要是不洗衣裳,回头她回来肯定要动手打你。”

林杏月恩威并施一套说下来,林金兰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去洗衣裳,见林杏月真的要去街上,又麻利的开口,“我还想一绒花,就蝴蝶样式的,要颜色亮一些的。”

这种蝴蝶样式的绒花,翅膀是微微打开的,上面纹理清晰可见,有的翅膀还能上下颤动,就像是真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样,价格也要比别的绒花贵上不少,得七八个铜板一个。

林杏月当没听见林金兰说的话,沿着后街巷往外走,拐两条街就到了汴河两边摆摊的地方。

和府里那边街上的安静不同,这边敲锣打鼓好不热闹,炊饼铺子白烟笼罩,卖馒头的娘子跟前排着长长的队,瞧着光馒头的种类就能有个七八种。

再往前是卖羊羔酒的,酒博士的肩膀上搭着一手巾,正往铺子里面招揽客人,对面的摊子上卖的是馄饨,装点着葱末和胡荽②的馄饨皮薄馅儿大,茶店门口有客人在吃金灿灿的酥油泡螺,馋的不知道谁家的小孩子口水都流出来了。

林杏月一路都在左右张望,她出来的次数不多,只觉得看什么都觉得新鲜稀罕,等瞧见一小贩在挑担沿街叫卖糖水,赶紧叫住。

“小娘子要喝什么?”

小贩动作麻利的解开挑担,给林杏月介绍起来,“咱们家在这汴京卖了不知道多少年,味道是独一家,有紫苏饮、沉香水、姜蜜水、水晶皂儿、冰雪冷元子……”

林杏月没想到这时候还有冷元子,就要了一碗,找了路边一空地坐下。

【作者有话说】

馒头——就是现在的包子,带馅儿

香蕈(xun四声)——香菇,宋代已经有了成熟的种植菌类的技术和人才

胡荽——也叫芫荽,就是香菜

豆腐髄——豆腐脑,宋代已经有了咸口和甜口的豆腐髄了

葱末——葱花,有观点说葱花的花到明清时候才开始用的多,文中就混用起来了

明天想试试晚上六点发文,嘿嘿,看到大家评论好开心!今天继续发小红包~

3

第3章

◎羊骨汤饼◎

冷元子是用黄豆粉和绿豆粉做的,里面还有水晶皂儿和蜜水,冰块放的虽然不是很多,但已经很冰冰凉凉。

要是盛夏的时候来上这么一碗,可以想象有多么的畅爽。

味道自然是不能和雪糕冰淇淋*比的,林杏月吃的时候就在想念各种冷饮,只可惜她已经在这里呆了十来年,怕是再也回不去。

叹息没多长时间,林杏月就找到卖豆腐的地方,豆腐已经被这家娘子切成一块块的大小,嫩滑雪白,香味四溢,碰一下还在颤巍巍的上下摆动着。

来豆腐摊子前排队的人不在少数,有喜欢吃边角块儿的,也有喜欢吃中间嫩豆腐的,旁边还有人在等着吃豆腐髓。

只见雪白的豆腐髓上被包着头巾的小娘子舀了一勺羊骨卤,上面撒了一些胡荽和葱末,勾人食欲的很。

林杏月踮着脚尖看了看,没看到腐竹豆干这一些,估摸着得去专门的街市上才能买着,不过这里倒是有大碗的豆浆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