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7(2 / 2)
极光开始部署纳斯达克的看空期权,并迅速提交了衍生品设计方案。
次日,由董事会——主要是创始人海莉卡拉季奇——主导,批准建立做空纳斯达克股指的复杂型衍生品策略。
这一决定使得极光资本在之后的全球资金哀鸿遍野之中上涨了7.8%,远远跑赢行业平均水平,成为极少数在2000年3月纳指暴跌潮中实现正收益的华尔街资本公司。
多样复杂化的结构化避险产品在一月之间为极光转移了高达百亿的亏损风险,为之后各类对冲基金所模仿使用,推动资产证券化进入崭新的时代。
极光资本,这家在过去两年试图向资产管理机构过渡的公司,此刻再次露出獠牙。
【作者有话说】
看到大家说看不懂海莉和空头对这支股票的操作,补充一些说明:
假设novamind现在股票价值50,空头(维克托)觉得他就只有15块,于是他去找券商(GS),借来一堆novamind的股票,50块卖掉,心想着只要跌到15块,我再买回来还给券商,那么我就能赚35块。
他去借这个股票,要天天交利息给券商;如果股票不跌,他就得继续交钱,还得冒着股价继续涨的风险。等哪天他实在撑不住、资金断裂,那他就必须高价回购股票还给券商,这个动作叫回补,也就是“爆仓”。
海莉其实知道这股票也不是那么的值钱,但是她不能让这个股票跌到15块,她就开始和维克托“对拉股票”,大量吃进,哄抬股价,维克托一看吓坏了:“不是泡沫股票怎么涨了?”
券商这个时候也会很慌,因为判断可能失误了,就会告诉维克托:你得追加保证金,再不加我们就强行平仓。
维克托如果资金已经实在跟不上来,那就只能80块去买那些自己50块卖出去的股票。
而极端情况下,即这种非常不稳定的,波动巨大的特殊市场下,novamind涨的太高了,比如从50块涨到150块,那么海莉吃进去的股份,我们假设价值20亿,这个时候就变成了60亿。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其实海莉也已经开始有点怕了:
因为她手上的持仓太重了,市场的流动性已经到极限了,散户一定是接不住60亿的抛售,愿意追高的人也越来越少,她就找不到人接她的盘。她要是硬抛,赚几十个亿想办法跑路走人,一个是人设就立不住了,她会被打为为“割韭菜”的典型,另一个很可能直接导致市场恐慌,会被监管盯上不说,她的别的客户也不会信任她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那就只剩下空头了。空头的股票是借来的,未来是要买回去还券商的,所以空头爆仓,她可以理所当然把股票抛给空头,然后华丽转身走人。这就叫拉爆空头。
双方风险性都很大,都是博弈,不过空头的压力会更大,因为他们确实每天都在狂亏钱。海莉压力大是各种指数都表示纳斯达克已经疯了,很可能之后那一支其余的科技股大跌,就会引发大盘崩盘,如果在那之前空头没有放弃的话,她就会血亏。
衍生品避险条款是她临时签订的,之前极光已经讨论了很久要不要使用这种方式来规避风险,这个后面会讲所以简单说一下,衍生品避险就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合同,将债务风险转移。比如我知道我明天要亏100万,我今晚和小红签订一份条款,就说如果明天a股跌100点,你就要赔我100万,是类似的一种对冲机制。
推荐一部电影叫做《商海通谍》,讲的就是大型投行(其实就是高盛)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转移08年的次贷债务。
第117章 资本之战
“你只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可以采访她,这是她第一次答应接受公开采访。”布鲁克的上司将一叠资料扔给他,“记住了,挑最有必要的问题来问,我们不能错过这次机会。”
“我们这也能被称之为采访吗?这最多叫做连线。”布鲁克嘟囔。
“她可是华尔街的超级明星,哪怕是连线,也能大涨收视率。”上司没好气地说,“能有这样的机会,已经是我们运气好。”
布鲁克翻着资料,眉头微皱:“她从来不接受任何电视采访,也不接受拍照……这次为什么突然愿意露面?”
“因为整个市场都在等她表态,那些空头家已经在电视上骂她是个女巫长达一个月之久,她的哥哥露面后全球对她的好奇心达到顶峰,大家都想知道她在想什么。好了,布鲁克,快去。”
“十五分钟。”布鲁克耸耸肩,“你竟然指望我用十五分钟搞定一位资本家,那么多家对冲基金花了几个月都没有搞定她,你对我的期望太不切实际。”
五分钟后,布鲁克坐到演播厅。
深吸一口气,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