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7(1 / 2)

加入书签

是在做私人订制,但实际上换汤不换药,核心仍是她在ESF时期就已成熟的宏观对冲模型与全天候资产配置策略,只不过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风险敏感点做了轻微调整。

对于重工业客户,重点在于锁定能源、金属、运输等成本端波动;对于食品与消费品企业,侧重农产品、汇率与区域物流价格变动。

每一套方案看起来像是为客户量身打造,实际上背后运行的是同一个参数化平台。

这样就省下来大量的人力成本。

为了提升客户“参与感”,海莉又将原本封闭的对冲系统拆解成若干个模块,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选择组合式服务,并接入极光提供的数据接口进行内部预算控制。

这种B2B资产管理服务模式在传统基金业几乎没有前例,反倒像是金融科技公司与供应链平台的融合体。

也是打了个信息差,毕竟企业不可能像华尔街的专业机构那样懂资产管理。

很新颖,给大老板们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海莉和他们签订的都是期限约束条款——会有一段试用期,只要试用方案一旦产生正收益,客户便自动进入长期合约阶段,并可能在后续被要求开放部分年金账户、保险资金、离岸资金等托管权限,逐步演变成战略合作。

所以270多亿的规模都还只是表象。

海莉也逐渐确定了极光资本的几个主要服务对象。

大型企业:帮助他们管理冗余现金、做员工养老金计划和投资组合方案。

金融机构:外包部分资金的投资管理。

主权财富基金/政府机构:同企业,但会接手他们的诸多现金账户进行管理,极光资本的270多亿中有55%都来自于这一部分。

企业年金基金、工会基金等养老基金和大学学校基金:同上,不过一律把钱放到极光下面最稳妥的那两个子基金中,不参与任何高风险投资业务。

个人客户:占比很少,不过这一部分也很特殊。

海莉的办法是建了一个“忒弥斯俱乐部”,采取严格的邀请制与审核制,全球仅开放100个名额,毕竟物以稀为贵嘛,越稀缺有噱头的东西就越宝贵。

俱乐部成员享受极光资本一切产品和服务的优先挑选权,还有私人定制权和特殊投资服务。翻译一下就是,海莉可以继续为这群人挑选一些高风险的漏洞去搞投机主义。

还干了一件大事!接到了希腊政府的委托单。

希腊政府想要加入欧盟,但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成员国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公共债务不能超过GDP的60%,希腊并不满足这一点,所以找到华尔街——用金融术语说,是优化财政数据,实际上就是掩盖债务问题。

这一单子被Gordon&Stein接了过来,由于涉及到的技术过于复杂,于是又委托给了极光。

抹掉一个国家的债务,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衍生品,而且是相当复杂的衍生品。

通过货币互换,将债务转移到衍生品合同上,而衍生品合同中的内容不被欧洲统计局计算在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