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0(2 / 2)
赵霁往前探了探身体,内心有些紧张:“你详细说来。”
满朝文武不管之前的内心活动具体如何,在这种关键时刻,也都探着头密切关注。
跪在朝堂底下的人低着头,胸口剧烈起伏, 似是情绪激动,又似是激烈运动之后没办法很快平复气息。
胸腔风琴一样来回起伏几下之后,才扯着喉咙道“回陛下,大胜,西夏后撤一百里。不日,降书便和使臣一同到达东京!”
豁!
这下,不止赵霁, 满堂皆惊!
这……
大宋孱弱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就算底下一帮人扯着脖子还非得口口声声什么‘我大宋’, ‘我大宋’的。
其实心里都有13数。
往北打不过辽,往南不太能镇住大理, 往西没办法彻底管住吐蕃。西北吐蕃和回鹘还老来找麻烦。
经济上是强国, 文化上是大国。
但这泱泱大国,军事实力确实不怎么能跟得上。
这么多年跟西夏打得有来有往。
今天你占我三城,明天你搞我两县。
停留在小孩打架那种你怼我一拳,我给你一拐子那种局面上。
何曾有过刚一交兵, 对方立刻就递降书的地步?!
这……
太祖在上!能看到大宋有今天场面,一定会高兴地呀!!
好几个老头顿时泪洒朝廷。
呜呜嘤嘤地,有些热闹。
在这一片热闹之中,唯有最应该高兴地赵霁不对劲起来。
他被突如其来的好消息砸蒙了几秒之后,赵霁一握手边的扶手,因好消息而上扬的嘴角渐渐抿了起来,陷入沉思,眉头也跟着嘴角的下抑而皱起,几乎是立刻,就察觉到了这场大捷背后的隐患。
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火药,少数也被运用在了对战之中。正是因为这个,赵霁在确定使用的时候才能这般毫无顾忌。
偏偏西夏也不是没脑子的,不至于被炸了就立刻投降后撤。
那么,有脑子,又见过火药上战场这种大场面的西夏,为什么会突然投降?
赵霁面对这种自问,第一反应就是——那被运走的酒坛绝对是关键。
第二反应便是——他可能要完。
他应是错误估计了这次这一堆临时组装的地.雷。对于战场的影响。
本来嘛。
有记载的火,药用于战争是在唐,之后也有“霹雳炮”和“震天雷”但是也从没有听说过这个能左右战场,甚至结束战争的。
这次对西夏,结束得太快了。
若是其中有取巧道还罢了。
若是地,雷,首攻,怕之后大宋边关都不得安宁了。
赵霁思衬了一下,叫小同子悄悄把报信的传令兵引到后殿,等他下朝再详细叙述过程。
谭震大捷,按功论赏,现在的战场统计还没有收到,具体封赏事后再论。今天的议事日程非常之多,之后还有好多环节要落实讨论。
朝堂上的大家激动了一会儿,然后渐渐平息。倒也不是这高兴劲儿过去了,就是所有人也知道之后要解决的事情多,今天的大捷可以回家以后和府里的媳妇儿孩子一起慢慢品味,或者约上好朋友小聚一下赋诗几首。总之,还是要先忙完了手头工作。
赵霁按照流程继续。
先是趁着这个热乎劲儿,把章惇和包拯的赌注锤实了。
包拯是早就找到真相也揪出凶手了。唯一不足是宫九落网加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