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4(1 / 2)
…谢谢这位知青,不过不用了。”
琼花这么一说,李安娇脸上隐约有些不耐。
她脚下一踩就走了,“不坐算了。”
好心当成驴肝肺。
陶京也骑着自行车走了。
剩下琼花夫妇,以及被丢下的女知青。
女知青是在谢家村已经待过两年的女知青,她尴尬的扯了扯嘴角,看着君安手里提着的篮子,“你们也去赶集了啊。”
女知青手里也提着东西,只不过比起一看就沉甸甸的篮子,她手里提着的小布包就有些小的尴尬了。
不过除了女知青以外,并没有人察觉,在意这点儿。
琼花点点头。
三个人以安静的过分的氛围回到谢家村。
这会儿是下午了,村子里的人都陆陆续续回来,开始准备明天除夕要用的菜,以及蒸足够吃好些天的馒头之类的。
琼花跟君安进门,君安把东西提去厨房之后跟琼花打了声招呼,就去牛棚那边儿接孩子了。
他踩着泥泞的路面,来到牛棚外面,就听到了里面父亲低声讲故事的声音。
他敲了敲木门,然后推开,里面的人都看过来。
君母抱着怀里的孩子,目光上下扫了自己儿子一遍,确认没问题之后她道:“事情办完了?”
昨天儿子只跟他们说,他跟儿媳妇去县城办点儿事儿,倒也没说具体是什么事。
君安点点头,走过来屈膝蹲下,把儿子抱进怀里,“他们俩没闹你们吧?”
“乖的很!”
君母笑眯眯的,她送儿子跟孙子出去。走出牛棚之后,她才轻声说:“昨天你拿过来的汤味道倒是好。”
跟半路发家的丈夫还有另外两个农民出身的小辈不一样,她家里一直都是很有底蕴的。
因此昨天的汤他们没尝出有什么问题,她却一口就尝出来了。
因为尝出来了,所以昨天她没顾着面子。只一个劲儿的让丈夫喝汤。
来牛棚的第二年,她的一场大病差点儿拖累死儿子跟丈夫。丈夫也是那个时候,膝盖留下了后遗症。
君母眼眶有些发热,她没再回想,只低声问:“今天去…是忙这个事儿?”
君安见自己母亲都猜出来了,就点点头。
君母露出欣慰的笑。
日子果然越过越好了。
君安没有跟母亲说妻子对自己的防备跟不信任,他听母亲叮嘱了几句之后,就带着俩小孩儿,拿着已经洗干净的缸子回家去了。
回去推开大门,再打开门,就看到了坐在炕上的琼花。
她衣服已经换了,似乎是擦洗过身体,头发湿漉漉的,她拿了一块儿有些破破烂烂的毛巾,把头发上的水珠擦掉。
第8章 年代文的沉默农妇8
“回来了?”
她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看过来,手上还在不停用毛巾擦着头发,脸色有点发红,整个人看上去热气腾腾的暖和。
承承跟佑佑跑到炕边儿趴着,仰着头看自己亲妈,“妈妈!”
“妈妈!”
琼花腾出手摸了摸两个小孩儿的脑袋,“洗漱睡觉。”
“可是还没吃饭,肚子好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