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1(2 / 2)

加入书签

朝廷的解释是,女男授受不亲,男人抛头露面易引起军队骚动,败坏风气。

男人们对此很是不满,仗着法不责众,就聚集到府衙前抗议,结果全被仪鸾司拘进了刑狱,出来后,都变成了太监。

自此,再无人敢反对,凡是外出行走都乖乖蒙面。

而到了登基大典这天,天才刚明,女子们就携手挽臂、呼朋引伴,欢天喜地往鸣凤台赶去,参加这场千年难得一见的盛会。只有少部分蒙面男子混在人流中,孤零零地宛如异类。

“娘,刘妈妈,快点,去晚了就占不到观礼的好位置了!”刘季英看到街上已经有很多人提着水罐干粮往鸣凤台的方向赶去,迭声催促道。

马车早早就雇好等在门外了。

她先将从亲戚那过继来的孤女抱上车,转回屋把刘瑞芸和刘善针拉出来。

“哎,我衣服还没换好呢!”刘瑞芸焦急道,那可是她为了今天特意置办的新衣裳。

刘季英把衣服拿上,将人推上马车,“衣服可以车上换。快些,赶紧出发。”

刘善针拿过外衫给刘瑞芸穿好,笑道:“瞧给姑娘急的,天不亮就起来了,典礼要午时才开始呢!”

“能不急吗?今儿可是扶光公主登基。”刘季英兴奋说着,掀开车帘往外面看去。

还未到鸣凤台,街上就拥挤不堪了,马车牛车全挤在一块,好半天才能往前挪一挪。

好在刘季英她们出发得早,才没被堵住。

小孩趴在车窗上看热闹的人群,很是兴奋,“阿娘,她们都是去看扶光公主的吗?扶光公主是不是很厉害啊?”

“是啊,只有天底下最厉害的女人才能当皇帝。”

小孩睁大了两颗圆圆的眼睛,握紧拳头,“那我以后也要当皇帝!”

车里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一阵欢乐的笑声。

到了鸣凤台前,远远的,车辆就被拦住了,所有人都只能下车步行。

刘季英牵着女儿,一家子人,跟着汹涌的人群一起慢慢往鸣凤台走去。

走到前面的人已经站定了,而后面的人还在往前挤。

刘季英好不容易才挤到前面,占了个好位置,正好对着玉阶,到时候便可以亲眼目睹皇帝登上鸣凤台的英姿。

玉阶前是列阵而立的卫兵,她们身穿甲胄,手中的银枪在日光下闪烁着森冷寒光。

刘季英看着,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当初公主招募女子组建军队的时候,谁能够想到她们会变成今日的十万大军呢?

正感慨着,肩膀猛地被撞了一下,刘季英连忙将女儿护在身前,才转头看去,发现是一个带着蒙面的男人挤到了她身边。

刘季英立即皱起了眉头,“谁家好男人会一个劲往女人堆里挤,真是不知廉耻。”

小孩好奇抬头,学着她指指点点,“不知廉耻,不知廉耻!”

周围的人立刻扭过头来看她们,打量的目光纷纷落到男人的身上。

男人涨红了脸,狠狠瞪了她们一眼,却没敢开口,但也没有离开。

刘季英还要说话,忽然鼓乐大作,卫兵齐齐单膝跪下,人群中爆出一阵欢呼声。

是新皇来了!

她当即顾不上骂这个男人了,激动地朝浩浩荡荡而来的新皇仪仗看去。

只见华盖如云,羽扇摇曳,十二名银盔金甲的将军在前开道,身穿华丽冕服的新皇在文武百官和五百名金乌卫卫兵的簇拥下,缓缓经过众人,往鸣凤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