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25(1 / 2)

加入书签

完结啦。后面跳时间写一写番外哈。么么啾~

第179章 番外一 高里正视角,豆腐村新貌、新作物

过了中秋节天气就凉快许多,早晚风凉露重的还得穿小棉袄呢,不过下地忙活上个把时辰就能热一身汗,等太阳升到头顶依然火辣辣的,脱了棉袄穿单衣都成,在地里刨玉米秸的男人光膀子还嫌热呢。

金秋八月,正是庄稼成熟收获的季节,农人们没日没夜的在地里劳作,虽然辛苦却笑容满面——今年丰收,吃饱肚子还能有点余钱儿啦!

王永穿着育种司司正的官服,带着两个副手和四个豆腐村学校的学生,坐着木板骡车四处巡逻,他们要取样儿,做数据记录,要跟往年的玉米产量以及品质比较,还得及时发现不足,来年补正。

虽然朝廷对试验田收税比民田还低,但是他们交的玉米里还包括优选的种子呢,今年三千亩玉米田差不多要给朝廷缴纳十万斤玉米,包含三万斤优良种子。

裴二郎上个月就带着家人去应天府备战秋闱了,将育种司和试验田的事儿全权交给他管理,他可不能出任何纰漏。

“蒜苗、毛蛋,你俩去甲号地,锁头、来福,你俩去丁号地。咱们分头行动。”

玉米试验田有的在豆腐村,有的在其他村,有专人负责看守,当地里正带领全村对试验田负责,看顾不好是要被问罪的。

几个少年答应一声,背着自己的工具箱利索地往试验田跑去。

王永带着俩副手,瞅了一眼不远处骑驴的老头儿,挥手招呼一声:“高爷爷,来看庄稼呐。”

高里正拎着拐棍儿,骑着毛驴,朝王永几个摆摆手,大声:“哎,王司正辛苦啦。”

裴长青去年就给朝廷上折子卸任育种司司正一职,朝廷一直拖着没批,今年他要去参加乡试,折子就准了。

王永聊了两句,又急着去往下一片试验田。

瞅着王永清俊修长的背影,高里正还怪遗憾的呢,“恁好的青年,非是个公公。”

虽然王永冯彬初来豆腐村的时候有些倨傲,可人家确实生得唇红齿白、身量修长,这些年过去也长成眉目清俊的男子了。

可惜,是个太监,不能介绍给自家孙女侄女啥的。

遗憾了一会儿,高里正拍着驴走过玉米地,经过葵花田有两个妇女正在砍葵花盘,倒插在杆子上晾晒。

葵花和芝麻一样算油料作物,为了不夺庄稼田不会大面积种植,田地多的人家会种两亩,少的只能种几十棵自己吃。

也得亏二郎聪明,他告诉大家伙儿葵花可以种在豆子、谷子地里,一亩地间作几十棵完全没问题。

这个油葵花的种子本身就不错,经过六年的优中选优花盘大了一圈,结的瓜子也多了一倍,瓜子更大,出油量更高,不管榨油还是炒五香瓜子都非常受欢迎。

一粒种子就能得上八.九百粒瓜子,优选一下也有四百种子,所以油葵花的传播非常迅速,当初裴家种了一年,第二年就在豆腐村附近大面积种植。

一传十,十传百的,第三年就传遍南直隶。

听王永说如今两京十三省都有种葵花的了呢。

如今过年、平时聚会啥的,五香瓜子都是必备零嘴儿了呢。

夏天高里正才去县里参加了商会委员扩大会议,桌上零嘴儿里就有各种瓜子小吃。

这里面还有他和阿宁的份子呢,她和点心铺子合作,跟干货炒货铺子合作,都会带他一份。

嘿嘿,他这辈子最聪明的事儿就是交好了阿宁。

高里正哼着小曲儿,手指有节奏地拍打着拐棍儿,他和俩妇女招呼一声,又往其他试验田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