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97(1 / 2)

加入书签

裴长青:“这小子现在是不是跑得过于快了些?”

陈琦笑道:“裴叔,阿年是想你多看书,争取来年就变童生。”

裴长青已经不想说什么人家准备十年才下场,我这加识字带背书,满打满算也就一年。

怎么我是什么天才吗?

上午十一点,沈宁和裴长青给孩子们举行了拜师仪式。

虽然条件简陋,有些不伦不类,但是很严肃正式。

墙上挂了一张关公画像,前面供桌铺上红布,摆上供品,除了肉鱼蛋还有酒、铜钱。

裴长青亲自写了几句拜师吉祥话,念完烧了,算是祭祖、告天、告祖师爷关二爷。

关二爷特别忙,管行军打仗、管镖师走镖平安、管做生意开店发财,今儿还得管小珍珠和阿年拜师。

唐钜先点香祭拜祖师爷,然后端坐在椅子上。

小珍珠、小鹤年跪拜师父,给师父敬茶磕头,然后去一边儿给祖师爷上香。

后面二蛋、宝儿、蒜苗、锁头和另外两个孩子给唐钜跪拜磕头,不敬茶,也去上香。

其他孩子不需要跪拜,只需要躬身行礼,然后去上香即可。

跪拜不敬茶的,以后也算挂名弟子,有事儿师父也会帮衬的。

只躬身行礼的,不算弟子,只是跟着学习,对师父也没有孝敬义务。

不过孩子们不懂这个,他们都是跟着小珍珠和小鹤年走的,对唐钜自然是百分百敬重的。

拜师完毕,二蛋就领着孩子们继续去上课。

沈宁和裴长青跟唐钜简单说了一下待遇问题。

唐钜:“很好,一个月一吊钱就行,不需要二两。”

沈宁笑道:“二两也不多,只是零花儿,唐师父如果有事儿需要银钱我们也会负责的。”

古代拜师那就和父子父女一样,是亲如一家了,尤其这种习武的,和学手艺的又不一样。

这唐钜一把年纪好像没成家?

那要是以后有合适的对象,自家也会替他操办的。

唐钜也答应了。

沈宁又让阿年给唐师父准备一套文房四宝,再让裴母给他准备全套生活物品。

大部分人都有自己使惯的家什儿。

唐钜:“铺盖无须准备,我回头把自己的取来即可。”

他有铺盖和衣物等日用品在之前的村里。

沈宁就给他两吊钱,让他自己看着再添置些什么。

吃过晌饭,唐钜便赶着骡车去拉自己的铺盖,小珍珠和宝儿也跟着同去。

他俩现在只要有热闹就凑,尤其喜欢出门。

傍晚师徒三人回来,也没多少东西,一副铺盖卷,一包衣物,再有一个小箱子装日用品。

裴母已经在给他做鞋子了。

她昨晚上看了唐钜的鞋子,比着画了样子,今儿就开始纳鞋底。

冬天水嬷嬷和宫嬷嬷住在这里那会儿,三个老太太纳了不少鞋底。

现在自家人做鞋子她可以直接上鞋面,不用费劲纳鞋底,但是没有合适唐钜的,他脚瘦。

有小鹤年从淮州帮忙买的锥子,裴母纳鞋底也轻松不少。

自打唐钜来了豆腐村,不只是豆腐村的人,就连周边村子都感受到了变化。

以前裴长青领着孩子们跑步,顶多围着作坊绕圈。

小珍珠跟着阿鹏和顾千里学功夫,顶多就是在自家墙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