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94(2 / 2)

加入书签

有那靠相牲口吃饭,把相牲口的诀窍死死捂着的就黑了脸,“谁家孩子这么不懂事,咋啥话都往外秃噜?”

有认识高里正的人就笑道:“您呐甭酸啦,这是豆腐娘子家的闺女,人家连豆腐都教咱了,还差这点儿?”

那黑脸的汉子一听也没意见了,登时笑道:“是豆腐娘子家的呀,那可失敬了。”

他忍不住又上前跟小珍珠切磋起来,“小姑娘,那腰长腿细的长得多俊,要不?”

小珍珠随口道:“腰长腿细,不是东西,不要。”

众人哈哈笑起来。

可不么,大家买牲口就是要拉力干活的,腰长腿细摆明没劲儿啊。

还有人问怎么看牲口老不老,如何分辨牙口。

小珍珠跟高里正学了,也不藏私,就教给那些买牲口的农户们。

人家花了正常的钱,当然得买正常的好牲口,有些骗子拿老牲口骗人,缺德!

“驴老牙长,马老牙黄啦,骡子要是牙长还黄,那就是老啦。我们家要买五到八岁的骡子,干活儿刚好。”

骡子也就用个二三十年,过了二十年就不大行了,十年左右最好。

但是十岁的最贵,五到八岁在乡下耕地拉车也是很轻松的。

那些矿场拖石头的都要十岁到十五岁的骡子呢,力气和耐力最大,任劳任怨的。

“小姑娘,小姑娘,我们这里有牛,你看看,你要啥样的牛。”

小珍珠嘿嘿笑道:“骡马哪里的无所谓,牛就要当地的牛啦,附近村里的最好。”

附近村的,也不敢卖病牛疯牛给人,会找后账的嘛。

而且牛很讲究水土,若是外地长途来的牛,大概率水土不服。

牛,要买本地的。

众人噼里啪啦鼓掌,“说得好!”

“谢了!我们正要买牲口呢,这下知道怎么看了!”

也有人揶揄那些牲口经纪,“藏着掖着,了不起的秘密似的,人家小姑娘三言两语就说清了。”

可不么?

他们就是买牲口回家耕地干活儿,又不是战马,不需要太过严苛的相牲口标准,这些足够用的。

这时候有过来拾粪的村民认出小珍珠和小鹤年,上前笑道:“珍珠小娘子,阿年小郎君,你们来买牲口呀?晌天了,快来我家喝碗热水,吃碗热汤饭。”

他们是当初在官道边跟小鹤年小珍珠登记换材料学做豆腐的人家。

这些日子因为学会了做豆腐,家里的粮食比以前更扛吃,他们冬天挑着担子在附近换豆腐,按照一斤豆子赚二三两的比例,冬天也赚了些。

他们也去豆腐村送白菜、豆子、柴火啥的,他们村这里有片丘陵土坡,不好种庄稼,长了不少黄荆树,砍了当柴火卖给豆腐村也赚了钱,反正这个年过得比往年宽裕许多。

如今见到小珍珠和小鹤年,他们就觉得非常亲切,非要拉着高里正几个去家里吃饭。

这年头庄户人都不富裕,能让人去家里吃饭就是最大的诚意了。

陈琦坐在车上安静地看着,真好呀,没有被卖掉的珍珠就这样自由快乐地成长。

会一直幸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