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3(1 / 2)
詹通判也不让他通背,那样没意思,而是随口提了一句。
裴长青便顺着背下去。
不管论语还是大学中庸,他都背诵无误。
詹通判频频颔首,“确实不错。”
虽然裴长青没说背了释义,詹通判还是没忍住提问了两句,让裴长青释义。
裴长青也对答如流,虽然跟朱本不完全一致,但是意思一样,而且他进行了发散,说得很好。
詹通判由衷夸道:“若是六七岁开蒙,如今你早就进士及第了。”
听他言谈颇有见地,保不齐知县都做两任了。
裴长青谦逊道:“大人谬赞,小民之所以学得如此好,一半是我妻的功劳。”
詹通判以为他要说沈氏赚钱养家、孝顺父母、养育儿女辛苦,谁知道裴长青说的是多亏了妻子陪他读书、释义等等。
詹通判有些不敢置信,惊讶地看向沈宁。
之前他没仔细看沈宁,只以为是一个有经商天赋的妇人,没想到她读书也很有天分么?
他忍不住又试试沈宁。
他没有试她背书,毕竟她不参加科举,背书用处不大,他试的是她的见地、对经义的理解和发散。
他发现沈氏居然见解新颖独到,和裴长青相得益彰,比很多读书人的思想更加纯粹,眼界更加高远。
不可思议!
最后他问出了最好奇的一点:“两位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学会识字,看懂经义的?”
识字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看懂经义,明白意思,再根据经义形成自己的观点更不是简单的事儿。
没有个十年,一般人根本做不到。
他们多久?
裴长青和沈宁略有点心虚,他们当然不是一蹴而就啊,从学习到形成自己的观点,也的确需要好多年。
他们前世受教育年限比现在寒窗十年的学子更久。
裴长青想回答,见詹通判盯着沈宁,便没开口,等阿宁给他信号他再解围。
沈宁笑道:“詹大人,我只是一介妇人,不是很懂规矩,想到什么说什么,若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人海涵。”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í???u?????n????0?Ⅱ????.???ō???则?为?屾?寨?站?点
詹通判温和道:“只管畅所欲言。”
沈宁:“不知道蔺大掌柜有没有跟詹大人说过拼音识字法。”
詹通判微微颔首:“说过。”
不过他已经是六品官员,当时也只是听说而已,对识字方法兴趣不大,并没往心里去。
现在听沈宁说他们靠拼音识字在短期内学会识字,并且能独立自学背书,他就非常震动。
果真?
沈宁:“对,大人可以试试。”
詹通判当即翻出一本书来,是一本游记,里面不少生僻字,他递给沈宁让她看看哪些字不认识。
沈宁实话实说,第一句话就俩字不认识的,一页上面得三分之一不认识的。
詹通判试了试,告诉她其中一个字的读音,又简单说了释义。
沈宁便从自己腰包里掏出一个小手账本,把这个字临摹下来,标上拼音和释义,递给詹通判。
“詹大人,我们就是如此学字的,第一次不会,记下读音释义,每天复习,积少成多便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