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7(1 / 2)

加入书签

那不好意思,老板可忙呢,根本不在酒楼。

蔺承君确实没时间呆在酒楼,他又不是只有一家酒楼要忙活,他正忙着拜访京中故交新友。

文臣武将,全都拜访一遍,送上福气锅和福气面,再重点结交军中有权势的将领,表示愿意和朝廷、军队合作,与北边儿草原民族做互市贸易。

本国内的牛不够嘛,又不能随便杀耕牛,大户家养的肉牛长期来看也不够的,尤其还得大量取牛油呢。

而北边儿草原民族马牛羊多,不管交易他们的马牛羊还是牛油都可以。

军中将领了解草原民族的习俗,他们常年吃干肉,若是有这样好吃的香料牛油锅子,那些草原部落的贵族自然乐意。

蔺承君精准提供卖点,生意自然谈得顺利。

此时成阳县也下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

起初雪很小,雪粒子扑簌簌地洒下来,惹得孩子们在院子里争相捡“糖豆”吃。

动作慢的话糖豆就化啦。

后来雪越下越大,慢慢地田野、树梢、草垛、屋顶就积累了一层雪白的棉絮,如云朵般轻柔,仿佛大地扯了一片白云盖在身上。

宫嬷嬷和水嬷嬷是北方人,万事万物皆可吃饺子庆祝。

今儿下第一场雪,自然要吃饺子。

一早水嬷嬷就打发小顺子和小才子去镇上买了羊肉和猪肉,几个女人一起包胡萝卜羊肉馅儿和白菜木耳猪肉馅儿饺子。

沈宁翻翻自己的日程本,变蛋到日子了,应该可以扒出来尝尝。

像做腐乳、咸鸭蛋、麻酱鸡蛋、变蛋这种不需要大量劳力,过程又简单,只需要配方的食材,沈宁还是挺愿意做的。

为了保护这些食材,前些天趁着还没结冰的时候她让人在东院儿和地窨子中间挖了半人深的坑,把那些缸、坛子的抬进去,上面再盖上草帘子、稻草等保暖,就不会冻裂。

当地毕竟没有北方那么冷,即便下雪的日子也不像北方温度那么低,问题不大。

谭秀把大海碗递给沈宁,“阿宁,你说,我来弄。”

自打陈琦决定要走科举的路子,谭秀也跟换了个人儿似的,变得自信、振奋,人都挺拔几分。

她不能给儿子丢人!

然后她越发黏着沈宁,大有要给沈宁当助理的架势,好像是沈宁和裴长青让陈琦读书考科举似的。

沈宁也确实需要一个女性助理,要识字、体贴、细心,学堂的孩子们还太小,本来香蒲可以,但是她去县里做销售了。

现在谭秀无形中承担了这个工作,倒是减轻了沈宁不少工作。

沈宁除了公开教他们厨艺,也单独教谭秀识字、算账。

谭秀不是特别聪明的人,在识字算账这上面顶多算普通资质,不过也够用的。

现代那些家族企业、夫妻店,基本都是老婆算账,很多人不见得多聪明,财务水平也很一般,但是依然够用。

谭秀按照沈宁说的挑了二十来个变蛋出来,回屋将外面的石灰麦糠壳子敲掉,再洗净擦干,摆在盘子里。

水嬷嬷和宫嬷嬷好奇地看着,“阿宁,这是鸭蛋?”

沈宁笑道:“对,用鸭蛋做的变蛋,其实麻酱鸡蛋也算变蛋的一种,只不过鸡蛋皮薄好腌,需要的时间短,变化的过程也更温柔,所以吃起来更绵软可口,而且没有石灰气。”

谭秀朝院子里玩雪的孩子们喊道:“要吃变蛋了,要不要看看什么样?”

小珍珠和宝儿先呼应,拉着陈琦跑回屋里。

小鹤年和小少爷闻言也丢了雪团,进屋看变蛋了。

今儿下雪天冷,沈宁给学习班放了假,反正大部分孩子已经学会拼音识字,这会儿在家自己对着拼音书识字也行。

之前淮安带来的拼音识字表,小鹤年给他们几个一组发一张对着学,学会以后和其他组交换继续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