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3(2 / 2)

加入书签

他自然不会因为去城里就铺张,给工人吃馆子餐或者天天供肉菜。

比他们自家吃得好点就行。

沈宁也懂,“要不你们把鏊子背上,到时候让三婶儿给你们摊煎饼吃。”

他们一天天都出大力气呢,早上也没心思做什么饭。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页?不?是?????u?????n?????????????.???????则?为?山?寨?站?点

不如每天摊煎饼,卷着豆腐、腌白菜啥的吃。

隔几天买两斤肥肉,熬出猪油,不管是抹饼还是煮汤喝都能补充油水。

而三婶儿现在也跟不上张氏的步伐,看来不适合做销售,留在城里没事儿自然得回来。

现在裴长青他们过去,正好让她给做段时间的饭。

裴长青笑道:“大老远的背着多重啊,再说了,家里还得用呢,我去那里再买个或者借个也行。”

沈宁又给他收拾衣服。

说实在的原主和裴二郎也没什么衣服。

这么多年也就一人一身棉衣,再有两件套在外面换洗的衣裳。

当然这也不错了,毕竟很多庄户人就两身衣裳,夏天穿单的,冬天絮上棉花穿棉的,破了补,实在不能补才会换新的。

也是裴二郎裴父原主以前能干,裴母还织布,否则都没这衣裳呢。

裴母这段时间不断给他们做鞋子,棉衣也拆洗加絮了棉花,裴长青和沈宁也穿上布鞋了。

当然他们的鞋底没千层底那么好,顶多三层,这样省袼褙,纳得快,底下再加缝一层草鞋底。

草鞋底磨差不多了就再换一双,反正自己做的,没什么成本。

知道二郎要去县里,裴父晚上就默默地编草鞋底,多编几双,让他带着换。

裴母也拆家里的破衣服啥的,把好布收拾出来给裴长青带上,万一衣服破了有布补。

他们干力气活儿的,不定什么时候衣服刮个口子、扯破什么的,要是没布补,在外面多麻烦啊。

小珍珠把自己攒的15文钱用一根麻绳系起来,打算给爹当压箱底。

压箱底是听二丫说的,说石榴姐要弄啥啥压箱底的。

她觉得爹出去干活儿,也得有压箱底儿。

小鹤年给爹剪裁装订了一本新账本。

以前爹和娘用一个,或者今儿一片纸,明儿一块石板的,还得娘给抄下来,他也帮忙抄过。

账本不会很大,可以放在爹的大口袋里。

娘教着奶在棉袄上片衣襟上缝了一个大口袋,用结实的麻布料,可以装不少东西呢,装个账本很轻松。

他们都有这样的口袋。

娘还给爹裤子上也缝了口袋,大腿外侧各一个,方便装小工具。

另外娘还让奶用麻袋给爹改装了俩好几层很结实的背包。

一个挎包,一个双肩包。

双肩包上面一条绳子,直接一抽就把口系紧了。

想想别人出门不是背个包袱就是背个褡裢,他爹却是双肩包加挎包,瞅着都很拉风。

他又把自己空里拿纸卷的炭笔也给爹装上一些。

纸当然不是好纸,而是书肆的废纸。

有些是学子们抄书抄坏扔掉的,有些是师兄扔掉的,还有师兄练字不要了的,他都给捡回来。

他一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