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8(2 / 2)

加入书签

朝廷需要劳动力,不会随意屠杀百姓,但是激起民乱的那个要枭首示众,甚至为了杀一儆百可能抄家呢。

裴长青没说得那么直白,但是话里的意思很清楚,萧先生听懂了,他听懂裴长青懂这里面的道道了。

于是萧先生越发惊异。

这不该只是俩乡野村夫村妇!

他们是不是哪家子弟在此隐居?

他搜寻一下从前那些世家,有没有裴姓子弟,随即又觉得若是隐居避祸怕是会改姓,再一想这夫妻俩言笑晏晏,不像是避祸的样子。

他不动声色地在谈话间试探,断定夫妻俩应该读过很多书,亦或者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大世面。

这人见过世面和没见过世面,读过书和没读过书,是不一样的。

没见过的装不了见过。

见过的也装不了没见过。

没出过家门的庄户人,在路上看到一个穿崭新布鞋的都要避让三分,若是看到穿长袍的更是避之不及。

这夫妻俩给他一种即便见到官老爷也能坦然处之的感觉。

那俩孩子是受夫妻俩影响么?

裴长青说这里风大,想邀请萧先生进屋,他却说场院很好,就跟他们一起在露天风地里坐着小板凳聊天。

萧先生听着西边路上靠近村子的地方不断传来欢呼声,不由得望过去,“这村子和我见过的大部分村子不一样。”

应该说是现在不一样,可能过去也是一样的。

至少他以前路过很多次,这村子和别的村子没有任何不同。

只有上一次遇到了这家人,这对夫妇。

沈宁解释道:“我们和乡亲们约定好的,打好地基就教他们点豆腐,今儿正好地基完工就让先学的教他们了,估计谁又学会了正在那里高兴呢。”

第一天大家新鲜,也卯着劲儿,肯定是日常聪明伶俐的先去学,自觉笨拙的怕羞的怕丢丑的会往后稍稍,等大家不那么关注再学。

瞅瞅她们那疯劲儿吧,那些主动往后稍的就知道自己选对了。

黑壮嫂子点出豆腐来,端着砂锅跑出来满大街给人看,让人尝尝咋样。

还有几个老婆子也是笑得露出掉牙的牙花子,“哈哈,不曾想我老婆子还有点豆腐天分呢?一下子就成了。个死老头子,整天骂我笨手笨脚,你不笨你点豆腐呀。”

有那促狭的婆娘,本身就不怕男人的就撺掇妇女们,“晚上的,等他们回来,吃过晚饭拉着他们一起点豆腐,看看他们点多少次才能学会。”

日常被尿戒子、灶台、饿肚子的娃娃、干活累心情烦躁的男人缠身的妇女们,鲜少能找到成就感。

今儿,或者以后的某日,她们学会了点豆腐。

这就意味着她们不笨,她们也很厉害。

这,给了她们很大的成就感!

豆腐娘子都说了,点豆腐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活儿,要考验人的耐性、眼力劲儿、手上的巧劲儿、记性等等。

她们学会了,那岂不是很了不起?

这以后家里顿顿都能吃上豆腐了。

去镇上买就得一斤三文钱呢!

有那胆大的就敢冲到村口对着沈宁家喊:“豆腐娘子,我们感谢你。”

沈宁都有点冒汗了,大家都收着点吧,别太得意忘形了。

就点个豆腐而已,只能节流又不能开源。

要其他时候也没啥,今儿这不是萧先生在么,一看就不是普通人,万一是什么隐藏大佬体察民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