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2(1 / 2)

加入书签

甚至问他们有没有鸡蛋、细面饼子啥的。

也有舍不得花钱却着实饿了要吃喝的,挺能计较。

其中一个货郎不要豆浆,吃一碗豆腐脑和三个小米煎饼当饭,最后还喝了一碗豆腐脑里的水解渴。

他和俩孩子掰扯,“你俩太黑了,豆腐脑三文一碗太贵,小米煎饼才两文一个呢。豆腐脑也得两文一碗才行。”

小珍珠当即就后悔了,呀,为什么不三文一个小米煎饼?

他们没经验,亏了!

之前两文卖了好几个煎饼呢。

小鹤年:“好吧,你可以给我八文,但是你得给我两根针。”

货郎不同意,“那不行,针是铁的,可贵呢,我这一根针都要两文钱呢。”

一根针当然不需要两文钱,一般妇女们会用鸡毛或者鸡蛋换,反正不会花钱买。

在城里三文钱可以买两根大一些的缝衣针。

但是乡下孩子又不会懂。

小鹤年:“那你给我七文,再给我两根大一些的针,一根缝被子的一根缝衣服的。”

缝被子的针要长一些,缝普通衣服的短一些就成。

家里原本有几根针的,分家的时候一个没看住不见了。

肯定是被大伯娘偷偷拿走了。

搬家以后娘和奶要缝点东西都不方便了。

现在正好换两根。

货郎笑道:“你这小子倒是会划价,成吧。”

小鹤年看到货郎的匣子里还有红绿色的绳子和线,就想给小珍珠买根红头绳。

平时他俩都是用奶拧的棉绳扎头发,棉绳用采来的槐米或者草叶子染色,他戴还行,珍珠戴着不鲜亮。

小珍珠想要,想了想又不想要,还是攒钱买肉肉吧!

想享受红烧肉就焖米饭!

抠门儿小气的货郎看俩孩子在那里精打细算的样子破天荒大方了一回,“算了,你们给我装一碗豆浆,我送你三尺红头绳。”

三尺可是三文呢。

小鹤年笑道:“谢谢你,你肯定会生意兴隆的。”

说完他让小珍珠赶紧帮忙装豆浆。

待那货郎挑着担子离去以后,俩孩子发现旁边停了两辆马车。

马车很宽大,还带着围了青布的车厢。

讲究!

这是有钱人。

小鹤年立刻眼睛一亮。

以前碰到的马车都是木框子车厢,没有围布,这布看着比他们家穿的衣服还好很多,像小姑父和小姑的衣服。

后车传来慈祥的老奶奶声音,“哎,可怜见儿的,这般小的孩子就要在路边叫卖。”

随着她这一声叹息,一个穿着青布夹袄盘头插银簪子的嬷嬷从车上下来,腿脚轻快地上前递给小鹤年一串钱。

小鹤年认真地瞅着她,“老奶奶,您要买什么?”

嬷嬷眼神里混着怜悯和鄙视,声音有些冷淡,“我们老太太可怜你,让你不要卖了,拿了钱家去吧。”

小鹤年微微蹙眉。

小珍珠用胳膊拐他,催他接钱。

小鹤年:“您要是不买东西就算了。”

嬷嬷有些不耐,“你这个孩子,怎么不识好歹呢?那行吧,我把你这些吃食都包圆儿了。”

小珍珠:“你们在这里吃吗?”

她拿干净的碗要给对方盛豆浆和豆腐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